番外3(1 / 2)

小說:民國之國術宗師 作者:王清談

懂得了神識的作用,王洪就著了魔,為此,他找了個無人打擾的地方,專門理解神識的各種作用。

在這段時間,王洪又開始瘦了下來。三胖三瘦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只是這次的瘦,跟不想吃東西有關。

沒有食慾,胃一直處於不飽不餓的狀態,卻不影響生活和練拳、練劍、練功。

開始還能按著生活習慣,女人們一叫開飯,就坐下來跟著吃飯,可飯量越來越小,什麼花樣都沒有想吃的感覺,慢慢就對吃飯沒了興趣。

從不按時吃飯,到不怎麼吃飯,王洪就進入了自然而然的辟穀狀態。他知道有辟穀這回事,開始時還擔心變瘦的問題,可瘦到正常的體態,就停了下來。他見對生活沒什麼影響,就乾脆連飯都不去吃了。

這把兩個女人嚇到了。王洪解釋了幾次,可她們總不相信,做著各種拿手的飯菜,硬拉著王洪坐下來‘品嚐’。

王洪不堪其憂,還好趙父有些見識,多少知道什麼叫辟穀,他跟王洪談了談,知道是練功所致,就跟家人們解釋了一番,說這是修道有成的樣子,讓家人們不要打擾王洪,家人們這才慢慢的接受了王洪不吃飯的事實。

趙父所說的修道有成,帶上了些“不食五穀,吸風飲露”色彩,可王洪卻是自然而為。他的道功,還真不是追求成仙那類,沒有真氣運轉,也沒有氣機引動,不需要吞氣吐氣,也不吃什麼藥食,練習的只是神識與身體,硬說起來,算是以武入道類,與民間傳說的真氣導引類修仙的區別非常大。

辟穀,後世也承認有養生的道理,但機制一直沒搞明白,王洪也是知之然不知其所以然。

這時代的人,少數只知道辟穀是修道有成的表現,多數人就直接引以為神術。遷過來的遠一些的親戚,聽到了都很驚訝,有人甚至以為王洪要仙了,稍一鼓譟,引的小鎮上的人都跑來參觀。

求子的、求財的、想看點石成金的,甚至讓王洪批下八字算前程的都有,王洪只能藉口不涉俗事,無可奈何的躲起來,什麼人也不見。

大船小船不間斷的在新建的碼頭上裝卸著,不但運來了各種物資,還把一批又一批的移民帶到了這裡。

隨著王洪自家住的樓房建成,小鎮開始向城市轉變,一幢幢鋼筋水泥的樓房組成了街區,向四周蔓延著。

只是環境越來越中國化,更有了開埠的模樣。

有一天遠洋輪靠岸後,一個移民過來的人拿著長條木盒子,找到王洪家,說是在上船前,有人託他給王洪帶來的。

王洪問是誰,那個人說:“我問了,給我東西的那個人說你開啟一看就知道了”。

木盒子不大,開啟後,裡面放著一把半米多的青銅劍。

王洪看到第一眼,就知道這是教他道功的人給他的東西。

不是這把劍有什麼特別之處,單看劍身,就是一把沒開刃的青銅擺件,卻有著與道功很接近的氣息。

很快,王洪就找到了這把劍的微妙。

在用神識內視時,這把劍身中,有一處空空如此,神識卻感覺到其內另有洞天。

王洪控制著神識一碰,神識便落在了一個空間的上空。

下方,說是一個空間,還不如說是一個世界。

層山疊嶂、河流相間,正中位置,有一個小城。

以人物、山水的比便看,此處怕是有千里方圓。

神識在此不受限制。王洪聚神望去,小城的建築非常陳舊,行人與居家課業者估計有三四百人。世俗之人與儒道釋打份者,都身著古裝,人人皆有一身的道藝。

再定神看過去,一個個卻都是神識之體。

這時,幾道視線落在了王洪身上。

王洪愣了下,原來這小空間裡,還有幾個道藝不凡的人。

他對神識還了解不深,只能順著這幾道神識看過去,只見有數人,坐在山崗林間論道般,俱抬頭往向自己。

……

白小三是這個小世界少有壽終正寢才進來的人。

少年時,一個黃冠對他說:“這位少年,我看你天賦秉異、骨骼清奇,是萬中無一的劍道奇才,今日有個好東西送你,將來自有名列仙班的機緣!”

說罷,便教了他半個時辰。

也許他是真有天賦,短短的時間,他就學會了一套劍術。

他有些執拗,黃冠多誇了幾句,就信以為真,一練,就一生的時間,這一輩子幾乎做到了劍不離手。

憑藉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