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
我們
陸離捕獲關鍵詞。
他們是一個組織嗎?
陸離這次不再猶豫,傳送訊息:“你們是誰?為什麼要我不要回答?”
第一個問題我不能告訴你,第二個問題則是警告。
簡訊很快發來,並且緊隨其後發來第二條簡訊。
當你聽到它時,它就可以看到你了。當你看到它時,它就可以碰到你了。千萬不要碰到它,當你碰到它,它就可以汙染你了。
這句話似曾相識。
且令人印象深刻。
劉鎮的日記記述了這段文字,而它所形容的……
是那扇門。
陸離回覆:“你是指那道門?”
……你知道的比我們想象的要多,不過這並不是一個好訊息。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
陸離回覆:“不用擔心,如果你指的是那扇門這點的話,它已經在這麼做了。”
它聽到你了嗎!?
“聽到指的什麼?”
從你那裡得到任何反饋——一封回信,一句回答,一聲對話,甚至是一次互動。你可以當成一個“確認”機制。它在確認你是你。
“如果是這樣,我想還沒有。”
或許是錯覺,但對面發來的資訊透著鬆了口氣的意味。
還好……記住,千萬不要讓它聽到你。如果它聽到你……那麼它就能看到你了。
“然後?”
它會無孔不入的找到你的,就像它嘗試聽到你那樣。我想你已經見識到那種手段了。
“是的,我想知我該怎麼避免。它的方式毫無徵兆。”
這種感覺我沒法說……總之當它試圖尋找你時,如果你的感知足夠敏銳,你會感覺到那種難以言狀的惡意的,相信我,這種感覺很特殊……前提是你能感知到。如果不能,我要儘快和你斷開聯絡了。
“我需要藏起來嗎?”
沒用,你還不懂嗎?從你接觸門的那一刻起它就已經找到你了,它現在正在試圖聽到你。
他們知道自己接觸過門。
對面是“手”嗎?
陸離短暫沉默後回覆:“我該怎麼躲過去。”
這一次的等待格外久,五分鐘後簡訊姍姍來遲。
給你講一個殘酷的事實。被它留意的人終將會被它聽到。而被它聽到的人又終將會被它看到,無人倖免。
“所以你跟我科普這些的意義是?”
通知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