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貴平告訴陳亮,胡玫懷孕後,已經不再上班,並回幾千裡外的老家保胎去了。
關於胡玫懷孕,大家心知肚明。
這個大家,包括四個人,除了孫一航和胡玫兩口子,還有陳亮和喬貴平。
那段時間,陳亮常去孫家,名義上是給孫一航修改書稿。
而實際上,是陳亮和胡玫亂搞。
書稿修改完成,胡玫的肚子也如願以償,可謂皆大歡喜。
從那以後,陳亮既沒見過胡玫,也沒見過孫一航,避免了不必要的尷尬。
大家都相當默契,喬貴平最傻,也不可能把陳亮約到孫一航家去。
“老陳,我現在在嶺南,別的倒沒什麼。就是忙,忙得那是焦頭爛額。”
陳亮笑道:“這充分說明,你以前沒在下面待過,不太知道在下面工作時如何搞好忙裡偷閒。”
“這只是問題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問題?”
“噢,原來你不知道啊。”
“老喬,請你直接說。”
喬貴平道:“我與董子欣有過節,而且很深很深。但我們倆都算有涵養,都沒有對別人講。”
陳亮大吃一驚,“什麼過節?”
“那時,我還只是省國資委的四位副主任之一,董子欣剛當上副省長,還不是省委常委。我負責管理十七家省屬企業,其中有三家企業,早已資不抵債,工人們也同意轉讓。在這其中,董子欣向我介紹了一家南方企業,意圖是讓人家打包收購這三家企業,人家也開出了比其他收購方更優惠的條件。”
“但我認為,其中另一個收購方,是省內五家民營企業的聯合體。從長遠考慮,應該讓他們來收購。而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收購方案,得到當時的常務副省長的支援。正當我做出了決定的時候,董子欣主動找我,要我支援那家南方企業。我沒有同意,董子欣當場拂袖而去。從此以後,偶爾碰面,他都拿我當空氣。”
聽到這裡,陳亮長舒了一口氣,“老喬,你向領導說了這個情況沒有?”
喬貴平輕嘆一聲,“省委三駕馬車,我都當面談過。其他兩位沒說什麼,而丁書記只說了一句,貴平同志,你是嶺南市新一任市長的最合適人選,我看好你。”
陳亮琢磨著丁書記的話。
“老陳,你在想什麼?”
陳亮道:“有個小道訊息,不知道有幾分靠譜。如果是真的,那對你肯定有大大的好處。”
“哦,是什麼小道訊息?”
“我聽說,上面要重用董子欣,可能會把他調到某直轄市去。先過渡一下,擔任常務副市長,然後是市長。”
喬貴平追問,“可靠嗎?”
陳亮兩手一攤,“我不能保證。但一年以前,董子欣要被提撥為常務副省長,實際業是丁書記給壓住的。對他來說,樹挪死,人挪活,調離南江省,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喬貴平點著頭道:“對我來說,如果真是這樣,那就簡單多了。我忍一忍熬一熬就過去了,明年就要召開十七大,到那個時候,董子欣也該升上去了。”
陳亮笑道:“十七大時他要是還升不上去,只能說明他外強中乾,你就不用怕他了。而他升上去了,那就不可能再待在小小的嶺南市,你的出頭之日也就來了。”
“但願如此吧。”喬貴平問道:“我聽說,現在的輿論對你有點不利?”
陳亮點了點頭,“我已經知道了。無非是利用我與魏晨光的關係,對我進行打壓。”
喬貴平道:“小心一點,老陳,敢搞你的人,肯定是那幾個硬茬。”
陳亮笑著問,“哪幾個硬茬?”
喬貴平脫口而出,“那三個大秘唄。”
陳亮笑了,“哈哈,大家都說是那三個。但是,我沒覺得他們有多厲害。”
“老陳,不能掉以輕心,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啊。”
陳亮道:“老喬,我給你分析分析。首先是楊旭,我聽說,丁書記本來準備把他外放。調到別的省,先當市委書記,再當副省長,按部就班的提撥他。”
喬貴平點點頭,“這個我也聽說過。”
“這一次嶺南事發,本來的救火隊員,是董子欣和楊旭。楊旭不願去,才換成了你喬貴平。據內幕訊息,楊旭背後有人發力,準備把他調回京城去。先從司長幹起,再到副部級。以後再下放時,他就是名正言順的副省級了。”
喬貴平評價道:“這條路比較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