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已超過了兩千人。”
陳亮感嘆道:“陳家溝人要想擺脫貧困,也只有這條路可走了。”
“亮子,晚搬不如早搬,你就趕緊決斷吧。”
陳亮點了點頭,“乾爹,我們家要搬,肯定包括我姐一家,加在一起,共有十個人呢。”
喬福興道:“我幫你物色好了一處舊房子,價格不貴,也不用大的修繕,夠你家十個人住的。主要是旁邊有空地,既可以種菜,也可以增建房子。”
“乾爹,我還有個擔心,他們搬出來後,要靠什麼生活?打工沒工可打,種地沒地可種。噢對了,我大哥和我姐夫都是山民,還沒種過地呢。”
喬福興胸有成竹,早替陳亮考慮好了。
“我這個年紀,也幹不了幾年了。他們哥幾個又都在外面上班,肯定不願回來。所以我想把驛站交給你大哥和你姐夫。”
“他們能行嗎?”
“我帶個一二年,保證沒問題。還有,我準備搞中草藥種植基地、中草藥收購中心和中草藥加工廠。亮子,這些都是你大哥和你姐夫的老本行。”
陳亮想了想,點著頭道:“乾爹,你說的挺靠譜的。我這趟回家,跟他們商量商量,爭取早點搬出陳家溝。”
早上七點,是馬隊準備出發的時間。
按照規定,一匹馬只能馭兩百斤,陳亮的東西太多,喬福興又幫他臨時僱了一條牛。
租馬一天一百二,租牛一天六十,另外,驛站要收百分之十的手續費,也就是十二塊加六塊。
喬福興不客氣,乾兒子的十八塊,他照收不誤。
今天回陳家溝的山民很多,不少認識陳亮的,都紛紛過來打招呼。
二十三匹馬,十八條牛,六十三個人,沿著溪坑,浩浩蕩蕩,卻又慢慢吞吞。
馬隊只有二十匹,多出來的三匹是派出所的。
平時只有兩個人護送,一支長槍,一支短槍。
今天多出的一位,是派出所副所長老馮,他也是陳家溝片的片警,三天兩頭要去陳家溝村。
老馮告訴陳亮,今天恐怕要走一天。
陳亮不明白。
老馮說,走馬六小時,走牛十鐘頭,就是那十八條牛給拖累的。
還真被老馮給說中了。
下午四點差一刻,馬隊才翻過一個山岙,看見陳家溝村的炊煙。
山裡的天黑得快,又是大冬天的,四點沒到,就看不見十多米外的東西了。
陳家溝村還沒通電,家家戶戶點的都是煤油燈。
陳亮看到,他家的門口,爺爺和父親他們正翹首以盼。
這一趟,陳亮回家探親,主要目的就是勸說全家大山深處搬出去。
大概是陳亮當了副縣長的緣故,這一次全家高度統一,都聽陳亮的安排。
陳亮這才長鬆了一口氣,其實他不知道,喬福興早就替他做通了全家的工作。
可陳亮沒能在陳家溝村過年。
臘月廿八,陳亮接到了縣府辦值班的韓國明副主任的電話。
陳家溝村沒有手機訊號,電話是打到村部的固定電話上。
韓國明告訴陳亮,北浦銅礦發生了礦難,沈傲君縣長通知他馬上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