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到四萬噸。
「要能夠搭載八十架以上的各型飛機,最大航速要達到每小時六十公里。
「新的主力航母就按照這個指標去設計。
「不過可以同時設計一型次級航母,承擔原本準備交給航母的巡邏丶偵察丶護航等低烈度任務。
「空載排水量一萬五千噸,滿載排水量兩萬噸,航速能達到每小時五十公里即可。」
朱簡烜這邊說著安排,下面的工匠們大部分都是一臉懵,大家的驚愕比把火炮戰艦加到兩萬噸還要誇張。
此前大明建造的航母,滿載排水量只有一萬五千噸,直接跳到四萬噸的跨度屬實太大了。
不過工匠們也都沒有質疑的念頭,因為朱簡烜以前的各種決策幾乎沒有出過錯,特別是在科研和設計上。
不管最初的設想和規劃在當時看著有多誇張,最後總能證明皇帝的意志是正確的,富有遠見的。
就像北水南調工程,這個當初很多人都覺得莫名其妙的要求,在十幾年後就證明是正確的了。
一幫工匠們帶著錯愕的心情,把朱簡烜提的要求仔細記錄下來,準備開始新的設計。
朱簡烜這時候稍微考慮了一下,又現場拿過了紙筆和尺子,現場繪製了一個簡單的示意圖。
在一個規整的長方形甲板上,傾斜著繪製了另一條交錯的線路。
「攻擊型航母的甲板可以嘗試這種設計,以主甲板前端作為主力的放飛區,以斜角甲板作為回收區。
「回收之後的飛機,可以調運到主甲板前端,讓著艦的飛機不會碰撞到甲板上的飛機。
「如果著艦失敗的話,也可以繼續向前加力再次起飛,同樣不會發生碰撞。
「極限狀態下,斜角甲板也可以作為起飛區,或者在放飛的同時持續回收飛機,兩個區域可以半獨立和聯動運作。
「開發使用蒸汽壓力驅動的彈射器,安裝在甲板前端,為過載飛機提供動力,縮短起飛距離。
「關於這種航母設計的細節,有需要討論和確認的事情,都可以直接打電話問我。」
朱簡烜畫完之後就用幻燈片給工匠們展示和介紹,現場的工匠們很快就明白了這個設計的用途,然後就忍不住讚歎起來。
「這實在是太精妙了。」
「相當於把一塊甲板當做兩塊來用。」
「陛下聖明啊……」
在原有的歷史上,斜角甲板和蒸汽彈射器這兩個現代航母上的關鍵設施,是為了應對噴氣式飛機上艦而出現的。
但在螺旋槳時代,這兩相設計其實也是有用的。
就算彈射器的功率很低,甚至是完全不裝彈射器,單獨佈設的斜角甲板也是有用的。
起飛和降落同時運作雖然只是理論,但是顯然能直接提高傳統航母的甲板排程效率,關鍵是能避免著艦事故。
再加上航母這種大型戰艦,服役週期是二十年起步,三十年也屬於正常,五十年也不算特別離譜。
在這個漫長的週期中,噴氣式飛機肯定要上艦使用的,長方形直通甲板肯定是不行的。
與其等到那個時候,再把直通甲板拆掉,給航母做做整容式的大改造,不如現在設計的時候,就提前把斜角甲板安排上。
現在設計出來的蒸汽彈射器,力量很可能會非常低,飛機對彈射的需求也不高。
但這個早期彈射器可以提前佔位,在設計和建設艦體的時候,就把未來的彈射器所需的空間預留出來。
未來直接更換更新更強的彈射器,肯定比在正常甲板上強行開槽,強行安裝彈射器的效果更好。
朱簡烜這種提醒和要求,也是穿越者經驗的直接體現,能夠提前規避很多麻煩事兒。
航母的事情安排下去,朱簡烜又翻了一下潛艇的設計圖,覺得這方面倒是比較穩妥的,自己沒有什麼需要額外提醒的。
就直接選了一個比較合適的方案作為底圖,讓設計團隊以其為基礎完成新潛艇的設計。
安排完戰艦設計的任務,時間就已經到了下午了。
朱簡烜就先回宮休息,第二天上午早朝之後,就馬上再次來到了科學院,給科研人員安排新一輪的科研任務。
安排一個小組,做無線電探測方面的研究,嘗試製作出前世的「雷達」。
安排一個小組搞半導體特性研究,由此倒向電晶體技術,進而繼續準備設計通用型電子計算機。
安排一個小組去設計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