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和人口
法塔赫最後這個問題,並沒有人專門跟馬衛國分析過,但是馬衛國自己就知道為什麼:
「來不及的,現在朝廷丶工廠丶商行需要有人,然後百姓知道他們需要這樣的人,然後自己回去學習。
「這個過程要多久?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八年?
「朝廷的空缺必須儘快補滿,工廠商行需要用最快的速度建設起來。
「大明現在做什麼都必須要快,一步慢就步步慢。
「聖上肯定知道這樣的道理,所以才主動在全天下普遍建設各種學校。
「朝廷官辦的學校都是不賺錢的,收多少用多少。
「就算是這樣,仍然到處都缺人。
「如果聖上以前沒有下令建設學校,現在那就更加的缺人了。
「所有的工廠建設和生產都會拖慢很多。」
法塔赫聽著馬衛國的分析,腦海中的某些思維終於完全清晰了。
「但是,學校為什麼不賺錢啊?這些普通工人來學幾年出去,就能一個月賺三十甚至五十金票。
「他們以後一個月的工錢就能頂現在一年的學費。
「就算是把學費提高到一年的工錢頂一年的學費,也肯定有無數的普通人願意去學的。
「他們現在沒錢,可以給他們貸款,這又是一筆利息錢。
「他們上學十年,畢業之後還款二十年,都是一筆非常划算的買賣。
「大明本土的幾億人,肯定有足夠多的人能接受。
「而且,辦學校能賺錢的話,民間也會有人主動去開辦學校啊。
「那樣朝廷還能再收民間學校的稅……」
馬衛國聽完就沉默了,沉默了許久之後嘆息了一聲:
「大王,你這些設想,到了大明之後,特別是聖上召見的時候,儘量不要表露出來。」
法塔赫也是跟馬衛國混熟了,這種情況下仍然直接反問:
「為什麼?」
就在這麼一瞬間,馬衛國似乎又改變了想法:
「還是說說吧,你跟聖上說了這些建議,說不定對大王你的未來有好處。」
法塔赫徹底迷糊了:
「為什麼呀,先生為何先提醒我不能這麼說,然後卻又馬上反過來提醒應該說,其中緣由,還請先生教我啊。」
馬衛國再次搖頭嘆息:
「內在的邏輯我也不甚清楚,但聖上不可能不知道你所說的方法,可是卻並沒有那麼做,說明聖上不喜歡那樣的方案。
「你如果提出這樣的意見,可能會讓聖上不高興,所以我聽到你的意見,第一反應就是提醒你不要說。
「但是我也很快就反應過來了,你是一個海外藩國的君主,而不是朝堂上的普通臣子。
「你提的意見在聖上看來是錯誤的,說不定能讓聖上對你更加放縱。」
法塔赫微微皺眉:
「感謝先生指教,我明白先生的邏輯了,但仍然無法理解聖上為什麼會這樣做。
「我提的方向,在聖上看來,為什麼可能會是錯誤的。
「這不應該能比大明現在的方案賺到更多的錢,大明朝廷也能收到更多的稅嗎?
「收到了更多的稅,國力才能更強,才更有威脅啊。」
馬衛國笑了笑:
「所以你可以等聖上召見的時候,直接問聖上其中的邏輯。
「當今聖上也非常樂於教人,大明的有名大工匠幾乎都是聖上的弟子出身。
「聖上如果願意教你,那自然是最好的結果。」
馬衛國沒辦法解釋,法塔赫自己也想不通,但也只能先按捺下了心思,安心等待客船啟程。
但也就在這段時間,另外一批人按照鴻臚寺的安排,登上了同一艘船。
馬衛國作為鴻臚寺右丞,也得到統治去見了個面。
喬治亞的巴格拉季昂,在走完了基本的宗藩協議流程之後,也按照鴻臚寺的建議申請去拜見大明皇帝。
然後也直接得到了批准,正好被安排與波斯國王一行人同船。
巴格拉季昂穿過波斯高原,來到波斯灣的石油城這一路上,所受到的衝擊比法塔赫還要大。
巴格拉季昂長期生活在聖彼得堡,至少是一個能夠得到歐洲訊息的地方。
而歐洲沿海地區,也能夠更多的瞭解大明的訊息。
巴格拉季昂對世界局勢變化,對於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