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的終結
拿破崙所部的前鋒軍隊,佔領了科夫羅夫之後也沒有停下來,馬上組織軍隊繼續向東進攻。
直接目的不是為了抓俄國沙皇亞歷山大,而是為了打通前往伏爾加河主航道的路線。
所以在弗拉基米爾和周邊地區,達武指揮徵集和組裝了大量的臨時內河船隻。
給老船和小船裝上汽油發動機和螺旋槳,搭載部分軍隊順流而下,匯入伏爾加河的主航道。
與此同時,南方戰區的崔國棟所部佔領察裡津之後,也在察裡津組織內河船隊順著伏爾加河逆流而上。
兩支部隊迅速攻克伏爾加河沿岸的俄國據點,並在喀山下游不遠處的河岸邊會師。
大明軍隊以伏爾加河作為邊界,將俄國的內陸核心區再次撕裂。
南方戰區的另一支部隊,則是順著伏爾加河進入裡海,徹底隔絕俄國內陸與高加索地區的聯絡。
俄國沙皇亞歷山大聽著後方的訊息,異常絕望的一路向東奔逃。
他一路跑出了伏爾加河沿岸區域,直接跑到了烏拉爾山區之中的葉卡捷琳堡。
亞歷山大本來以為自己不會真的抵達的這個山中城市。
到了葉卡捷琳堡之後,亞歷山大徹底的放棄了,終於決定不再繼續逃跑了,因為他覺得自己無路可逃了。
因為在亞歷山大在葉卡捷琳堡得到了東方的新訊息。
俄國東部和順國北部的戰場上,楊遇春率領的明軍利用河流水運快速前進,已經佔領了鄂畢河流域及以東的土地。
俄國東部的西伯利亞地區已經完全失聯。
亞歷山大徹底的頹廢了,也不再理會和處理政務了,本來也沒有什麼事情需要他處理了。
就在葉卡捷琳堡的城堡裡面酗酒度日,對著大明軍隊來抓他。
整個天工二十三年,除了印度戰區之外,其他幾個戰場上的大明軍隊,都在大開大合的攻城略地。
當冬季再次來臨的時候,一直在跑路的俄國沙皇及中央朝廷,能夠繼續聯絡和控制的地區,已經基本只剩下烏拉爾山區了。
雖然說,除此之外的其他區域,大明軍隊也還沒有完全佔據,更不用說直接統治了。
比如高加索山區內陸,以及歐洲東南部的大片平原內陸地區,還有莫斯科及以北的大片叢林荒野地區。
但是俄國內陸的戰略要地和交通樞紐,特別是主要的內河航道和港口,現在都已經被大明軍隊分頭佔領和控制了。
俄國剩餘的所有地方機構,已經全部被大明佔領軍分割孤立開來,被大明軍隊直接接管只是時間問題了。
另一方面,奧斯曼的絕大部分地方機構,也已經被大明軍隊接管和控制了。
少部分地方官員和軍官認為,名義由蘇丹簽發的命令的署名畫押有問題,拒絕接受命令並繼續對抗大明軍隊。
但是他們馬上就被大明軍隊擊潰,然後不得不向更偏遠的波斯高原逃竄。
天方戰區的明軍當然是毫不猶豫的追上去。
戰火終於燒到了波斯境內。
只有印度方面,戰線在天工二十三年幾乎沒有移動,但是印度內陸的局勢卻更加的惡劣。
順國有生力量的損失遠超其他所有戰場。
天工二十三年的冬天,各個戰場的軍隊再次轉入休整狀態,天工二十四年開年之後,新一輪的軍事行動再次展開。
楊遇春的中亞戰區軍團,拿破崙的歐洲東部戰區軍團,各自派出了自己的主力先鋒部隊。
從東西兩個方向同時衝向烏拉爾,進攻俄國控制的最後疆土。
在天工二十四年的盛夏時節,來自東方的楊遇春所部首先進入了葉卡捷琳堡。
俄國沙皇亞歷山大沒有繼續逃跑,反而換上了俄國沙皇的禮服,城堡的大廳中等著大明軍隊。
亞歷山大甚至還好整以暇的端著高腳杯,品著本地晉升的比基礎高檔的紅酒。
準備等大明軍隊闖進來之後,就優雅的表示自己可以投降。
亞歷山大知道大明軍隊紀律嚴明,不但不會隨意搶劫和殺人,甚至都不會虐待俘虜。
自己這個一國之君,肯定能得到足夠的尊重。
亞歷山大在最近這兩年,還專門瞭解過神洲的歷史,特別是亡國之君的歷史。
再結合現在的大明皇帝的性格,亞歷山大覺得自己大機率會得到一個空頭爵位,被軟禁在大明首都的某個莊園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