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能力非常有限。
不過在那個時代,換成其他的國家過來,也只能採取類似的方式,他們做的也未必有習慣寒冷地區的俄國人更好。
在神歐大陸的東部,其實有四個較為獨立的自然環境各不相同的地理區域。
由南向北依次排開,分辨是熱帶和亞熱帶叢林區,亞熱帶和溫帶季風區,大陸內部的草原區,亞寒帶和寒帶的針葉林區。
四片區域的居民生活方式相差甚遠,在農業時代要跨區域作戰異常困難。
工業時代以前的荒野開拓和帝國擴張,通常都是順著緯線在東西方向上擴張,在相同的地理區域和自然環境內擴張。
很少有順著經線縱向擴張的,那樣將跨越多個不同的地理區域。
俄國人早期在亞洲的開拓方向,是大陸最北端的針葉林區域,而不是大陸中部的草原走廊區域。
出身針葉林區域的俄國人,與神洲本土季風區政權的直接衝突,爆發在黑龍江流域而不是蒙古草原。
俄國人順著黑龍江探索和開拓,與清國統治的當地部落爆發了衝突,最終打輸了。
俄國人早期面對草原部族的時候,同樣是比較無力的。
直到十九世紀的時候,歐洲的工業革命已經初具崢嶸的時候,俄國才終於征服了中亞地區的三個汗國。
而且自始至終都沒有能夠奪取蒙古。
現在俄國在西伯利亞得殖民據點,基本都在這些河流沿岸。
現在大明直接利用與俄國人類似的手段,順著河道去奪取俄國人的殖民點。
在大明軍隊的武器全面佔優勢,還有已經量產的柴油機和汽油機,能驅動各種小型機動船。
作戰效率比俄國人高了不止一個數量級。
西伯利亞得俄國居民,雖然在去年冬天遭受的損失較俄國本土更少,但就算是完好無損也不是大明軍隊的對手啊。
亞歷山大知道這些情況之後,頓時就又驚又怒又彷徨:
「這……這可怎麼辦啊!鄂畢河上出現了明軍,那烏拉爾和葉卡捷琳堡還能安全嗎?我還要不要去葉卡捷琳堡。」
亞歷山大第一次感覺,俄國的疆域似乎也不是無限的,自己突然有了無路可逃的感覺。
東南西三面都有大明的軍隊在行動,自己難道要逃進北冰洋?
看亞歷山大陷入了恐慌和糾結,跟在他身邊的內斯爾羅德小心翼翼的插嘴:
「陛下,我們要不要嘗試再次聯絡大明人?」
亞歷山大條件反射式的反問:
「現在聯絡大明人能做什麼?這種時候大明人還能給任何有價值的條件嗎?
「按照去年的說法,現在我們再投降的話,也就是能得到一個自由民的身份,任何貴族爵位都沒有。」
內斯爾羅德下意識的說:
「也不一定吧,當時可能只是一種談判的姿態,他們的底線未必是直接說出來的那些。
「而且,就算是俄國全境都完全被大明佔領了,到了那種情況下我們再投降,也未必只有普通自由民的身份。
「同時俄國與明國沒有仇怨,明國進攻我們俄國只是為了征服世界。
「所以就算是我們到最後關頭再投降,大明也沒有理由對我們前施加任何刑罰。」
亞歷山大這邊直接搖頭說:
「你作為外交人員,大明的天工皇帝的決策習慣,你都沒有專門去了解過嗎?
「天工皇帝的政治信譽極高,這個評價可以有正反兩種理解。
「正面的理解就是守信和寬容。
「他給其他人的所有正式承諾,至今都還沒有一次反悔過。
「對於願意合作的藩鎮君主,對於願意投降的外國君主,都能得到頗為寬容的安排。
「反面的理解就是冷酷的決定不會改變。
「他決定要消滅的國家和勢力,也一定無法存活下來。
「他說不會給我們更好的條件,就一定不允許我們再次討價還價。
「所以現在就不用再去跟大明的官員討論沒有意義的事情了。」
內斯爾羅德躬身點頭:
「陛下恕罪,我一時緊張,考慮的不夠周全。」
亞歷山大嘆息著揮了揮手,示意內斯爾羅德不用放在心上,然後就結束了這次簡單的情報匯總會議。
對於要不要繼續轉移的事情,亞歷山大繼續糾結了幾天。
但是收到大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