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抵抗就能繼續當皇帝
順國最近這些天的朝會上,順國皇帝李策凌聽著自己的臣子們的議論,看著他們因為猜測而驚慌的狀態。
表面上並沒有附和他們的觀點,甚至還讓他們不要胡思亂想。
但是李策凌自己的心中,其實和臣子們一樣驚愕,同樣想要問:現在怎麼是好?
面對大明現在的進攻方法,順國到底要怎麼辦才好,其實很多臣子現在都想說,怎麼辦都沒有用了!
大明已經有數量眾多的恐怖飛行機器了,已經能夠向整個印度數千公里範圍內投放炸彈了。
如果大明真的還有直接控制瘟疫爆發的手段,那順國現在已經沒有任何勝算了。
正常情況下偶然爆發的瘟疫,經常能直接讓一城一地死傷枕籍。
在傳統國家的朝廷而言,應對瘟疫的手段通常是封鎖,將瘟疫控制在爆發當地之外,避免瘟疫向外地傳播。
最終的結果,通常是瘟疫爆發當地人死傷大半,瘟疫失去了傳染源之後自然消退。
也就是說,根本就沒有真正解決瘟疫的方法,只能控制。
相當於哪裡生病將哪裡割掉。
現在大明真的可以隨意選擇瘟疫爆發地點的話,那傳統國家朝廷唯一能應對瘟疫的手段也將失效。
李策凌心中嘀咕,如果自己是大明的皇帝,自己甚至不會讓地面部隊發起正面進攻。
自會要求大明軍隊堵住印度的海岸線和北方的出入關口,投放瘟疫然後等著印度人自己死光就行了。
對於其他國家而言,這樣的手段當然是不合適的,因為人口就是最為重要的資源,也是最為直接的稅收財富來源。
讓印度人全部死光了,就算是佔領了印度,印度本身也已經沒有價值了。
唯有大明不同,大明從來都不缺乏人口,所以也不需要印度的人口,甚至還要想辦法清理印度的人口。
但是李策凌不能將心中的考量說出來,甚至覺得自己不能參加相關的討論。
自己一旦參與討論,這件事情就會被擺在檯面上,本來就不多計程車氣和軍心,都會再次加倍的動搖。
李策凌覺得自己只能繼續強撐著,就算是想要求和也得私下裡來。
就連李策凌也不準備求和。
如果順國真的只是一個海外番邦,在當前的類似局勢下還可以考慮投降的問題。
就像奧斯曼和俄國,現在他們投降的話,君主還能落個郡公的爵位。
但是順國不行,順國本來就是神洲天朝體系內的成員。
順國自始至終都沒有完全獨立,要麼當大明的臣子和藩國,要麼就只能當反賊和叛軍了,沒有互不相干的選項。
關鍵是在這次戰爭開始之前,自己拒絕執行皇帝的命令,可以算是徹底激怒了大明皇帝。
大明在過去的幾年裡面,針對順國做了充分的宣傳和動員。
現在就算是自己願意投降,大明皇帝也願意饒恕自己,大明的文臣丶武將丶百姓也無法接受,那會讓大明皇帝的威嚴受損。
所以對於大明而言,順國必須滅,自己必須死。
所以哪怕越來越清晰的看到了順國與大明的差距,李策凌仍然要想盡辦法繼續維持順國上下對抗大明的信念。
只要順國官員丶將領丶百姓仍然能夠繼續抵抗,那自己就還能在這裡繼續當皇帝。
所以李策凌繼續表現的格外強硬和自負,絕大部分順國官員只能服從和應付,繼續想辦法對抗大明的進攻。
只不過他們的想到的手段,絕大部分都是徒勞無功的。
在這種奇特的氛圍之中,遭到襲擊的地方越來越多,順國朝廷地方衙門的效率越來越低。
到了天工二十二年底的時候,開始有地方衙門失聯了。
進入天工二十三年之後,失聯的地方衙門數量開始不斷增長,順國中央朝廷能管轄和控制的範圍不斷縮小。
有些是因為驛路中斷,投送轉交朝廷公函的驛站機構爆發了瘟疫,有的人死了,有的人跑了。
有些是因為當地的瘟疫不斷散播,縣衙和府衙內的官吏大部分都被感染,相應的衙門機構本身已經癱瘓了。
也有些是當地的城市直接完蛋了,大量民眾直接死亡,剩下的也四散逃亡了。
在這個時代的普通人的認知中,如果他們自己生活的地方爆發了瘟疫,最佳的選擇就是往外跑。
因為沒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