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班長仍然有些疑惑:
「幾百個災民?他們在哪兒?帶我去看看……等一下……」
班長為了防止遇到埋伏,沒有馬上讓崔二領著自己去找他說的災民。
先吩咐身邊的副班長騎著腳踏車回城報告。
讓他向上面的軍官說明,自己巡邏的時候發現了疑似北面來的逃兵,總共可能會有幾百人。
讓上司至少安排一個連,最好是一個營過來控制。
班長在現場繼續詢問崔二的情況,就在這裡站著耗了一個多小時,終於等來了一支腳踏車營。
班長向趕來的營長報告了情況,然後跟著崔二去找他說的難民。
一行人在淮河岸邊的一處蘆葦蕩裡面,找到了崔二帶領了的那五百多個北方來的災民。
營長命人把崔二控制在身邊,安排隊伍分組上前,把這些災民分成幾組,安排參謀軍官去分別詢問。
一個多小時之後,營長得到了幾批高度類似的報告。
他們這幫人真的不是逃兵,崔二也確實不是什麼軍官,只是菏澤縣的一個街溜子。
南下逃難的過程中,崔二為了避免自己被大批災民搶劫,才慢慢聚集了這幾百個災民,確實帶了幾百個人活動。
他們在路上沒有吃的了,一起去搶劫了幾個地主的莊子,也確實算是一起打過仗了。
崔二也得到了通行青壯的信服,確實像是他的下屬。
營長聽完了報告之後,頗為意外的對崔二說:
「你他孃的真是個人才啊,竟然自己就這麼帶出了一支小隊伍……」
崔二現在又是忐忑又是糾結:
「所以小人早就說了啊,我真的不是逃兵軍官,所以我們能走了嗎?
「我想去應天府,跟我大外甥和倆學徒一起,開個紙扇鋪子。」
這邊的營長卻呵呵笑著說:
「雖然你們在北面搶地主莊子犯得法,不歸我們大明的官府管。
「但是你們既然幹過了殺人搶劫的事情,就就不能再放你們進城當普通平民百姓了。
「全部編進澳洲移民護衛軍團,以後給吳王殿下當兵吧。」
崔二卻不是很想去當兵:
「哎哎哎……我自己確實幹了這些事兒,但是我大外甥沒幹過啊,他才十二歲啊,不能去當兵啊……」
營長卻不聽崔二分辨,安排士兵押解著他們這幾百個災民,一起送進了蚌埠集的移民軍營。
崔二和同伴們一路上都是愁眉苦臉的,但是到了地方之後很快就又轉變了心情。
蚌埠集裡面,有一大片臨時搭建的棚子,成千上萬的災民聚集在這裡。
棚子裡面還有臨時架起來的大鍋,正用煤炭直接燒火煮著粥,崔二等人先去領了粥喝了一頓。
看來大明這邊是真的管飯,完全不看出身來歷,去了就能端碗喝粥。
本來逃荒就只是為了求生的災民們,能夠有口熱飯吃之後,大部分就沒有其他的心思了。
崔二自己也很快就接受了眼前的現實,因為他發現自己好像當官了。
大明軍官將新進來的災民全都整編起來。
十戶災民編成一個小旗,十個小旗編成一個百戶,十個百戶編成一個千戶,十個千戶編成一個護衛。
崔二因為來時特殊經歷,被安排成了一個百戶官,負責管理總共一百戶災民。
崔二聽到這個安排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懵的。
崔二來南方之前,想過了各種各樣的可能,但是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直接當官。
自己沒上過學,大字不識幾個,一個街溜子。
怎麼能當官?
但現實就是這麼的出人意料。
崔二管著下面的十個小旗,上面向自己的千戶官報告,負責上下傳遞命令和安排。
時不時的按照命令去幹點活兒,比如說去火車站搬運糧食和物資。
跟著伙伕砌築新的鍋灶,搬運大米和水出來煮粥。
崔二幹活的時候人也是懵的。
自己之前看過的那種大鐵車,後面拖得十幾個巨大的車廂,進來蚌埠集的時候,裡面裝的滿滿的都是大米。
崔二有限的知識根本無法評估那到底有多少糧食。
崔二帶人一袋一袋的往下扛米,送進蚌埠集存放大米的糧倉的時候,再次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糧倉裡面的米袋也都堆成山了,每天拉出去煮粥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