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情況和大明危機
大明中央朝廷和清國忙著救災的時候,大明吳王朱簡烜在努力練兵攢裝備。
朱簡烜計劃在咸寧四十一年底之前,組建至少十個全部使用栓動步槍的主力步兵師。
組建四個主力海軍師,操作四艘六千噸級鋼結構戰艦,四十艘排水量一千到兩千噸的純鋼戰船。
要求所有士兵和歲首認識電報系統的四千基礎字表。
要求所有軍官認識全部八千個規範字並且能夠書寫,能夠完成簡單的數字計算和統計記錄。
要求連長及以上軍官能夠撰寫相對規範的報告和命令。
同時根據實際後勤能力,組建十到二十個輔助師和僕從師,標準相比主力師總體降低一級。
士兵可以不識字,排和班的軍官只需要認識四千個字。
連以上軍官才需要認識八千個常用字,團以上軍官才需要會撰寫規範報告和命令。
普通士兵主要是大明人就是輔助師,普通士兵主要是藩屬國人就是僕從師。
朱簡烜為了實現目標,調整了吳國的軍官管理和指揮系統。
設立樞密府樞密使,協助自己管理軍事事務。
雖然用了宋代樞密院的名字,但吳國樞密使的職責與宋代樞密使完全不同,是與秘書府和內閣學士類似的軍事秘書。
樞密使人數不固定,全都沒有決策權,只能做提案和建議,完全按照國王的命令去辦事。
常規政務由秘書府負責,軍事事務由樞密府負責。
設立參謀司丶教導司丶軍令司丶軍法司丶軍功司丶軍械司丶後勤司丶陸軍司丶海軍司丶審計司。
參謀司負責制定作戰計劃,教導司負責思想文化教育,軍令司專門上傳下達命令,軍法司負責紀律檢查監督和審判。
軍械司負責軍事裝備,後勤司負責其他補給,海軍司和陸軍司負責軍事訓練並執行作戰任務。
軍功司負責軍官的選拔和晉升,軍務司負責徵兵並管理都司和衛所。
審計司負責軍事預算和費用的審計事務。
改造軍事管理和指揮系統的時候,朱簡烜也在用盡一切辦法攢裝備。
第一套用於驗證無縫鋼管生產技術可行性的實驗裝置,被交給了無縫鋼管廠嘗試改造並用於持續生產。
咸寧三十九年十二月的時候,每個小時只能生產一到兩米的無縫鋼管,而且機器經常出現故障,良品率也非常的低。
到咸寧四十年二月的時候,生產速度達到了每小時十米,每天最多可以生產兩百米。
絕大部分質量超過卷制槍管,超過一半管材可以用於步槍生產。
甲型八毫米步槍也從三月份開始生產。
咸寧四十年五月份,無縫鋼管的每天產量達到了五百米,超過七成可用於槍管生產。
八月份每日產量達到了一千米。
專門新建的八毫米槍用無縫鋼管生產線也也在八月份正式投產。
九月一日,宋問道專門找到朱簡烜,報告了一條看上去頗為重大的訊息:
「甲型八毫米栓動步槍月產量達到突破一萬支。」
朱簡烜聽了之後稍微有些意外:
「月產量達到了一萬支?也就是說一年至少能生產十二萬支了?
「我們從咸寧三十八年開始,使用卷制槍管生產的十二毫米黑火藥栓動步槍。
「到現在已經多兩年了,累計生產的步槍數量也不到五萬支吧。
「現在甲型步槍月產量就達到了一萬支,
「一年產量就是過去兩年的兩倍,速度提升了四倍?」
宋問道頗為激動也頗為感慨的說:
「是的大王,單純現在估算生產速度,就已經是以前的四倍了。
「以前步槍的生產速度,受限於槍管生產和採購速度。
「我圍繞甲型栓動步槍,為其他部件設計和調整了專門的工具機,建設了專門的生產線,並且一直都沒有滿負荷運轉。
「一來是卷制的槍管生產速度慢,從本土採購的價格也很高,以前沒有放開了採購。
「二來槍管這個裝置稍微有點特殊,大明朝廷都督府也有大量的需求,大部分工廠都是大明朝廷的供應商。
「吳國原來能分到的產量本來就少,本來也沒有機會放開了採購。
「現在咱們解決了槍管的生產速度問題,步槍的生產速度就開始追趕無縫鋼管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