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艱難。
特別是線膛槍兵上戰場之後,基本上就是一波衝鋒就把敵人打掉了。
所以封賞基本上是按照官職來的。
三個線膛槍師的師長,全部封縣子爵,所有日本師師長,全部封縣男爵。
陸師總指揮和水師總指揮封州伯爵。
最後是一批表現確實突出的各級軍官,獲得了鄉紳和鄉士的爵位。
田意明情況本身就特殊,表現也算是不錯,也得到了一個鄉士的爵位。
所有的吳國爵位都沒有封地,只有比較高的額外俸祿。
封爵之後朱簡烜開始整編軍隊。
將北非歸來的三個線膛槍師,在日本軍團帶兵三年的一個教練師,吳王都訓練出來的八萬新兵,整編形成十二個主力師。
將一萬教練師繼續留在日本軍官,加上四萬日本軍團老兵,吳王都訓練出來的六萬日本新兵,整編形成十個僕從師。
在這個大整編的過程中,上過戰場的軍官又有了晉升的機會。
劉彪從日本師的師長轉成了主力師師長,田意明從日本師營長晉升成了僕從師團長。
整編完成後,吳國陸軍總共有十三個主力師,十六個僕從師,海軍有四個主力師,總共三十三個師約三十五萬人。
此時吳國總人口不到六百萬,按照人口比例算絕對是窮兵黷武的級別。
不過吳國人口大部分都是災民,老弱的比例本來就非常低,最極端的崔二理論上的一家八口人有七個青壯。
同時吳國的絕大部分百姓,要麼直接是衛所的成員,要麼是王有工廠的工人。
整個國家絕大部分人力處於集中管理狀態,基本沒有多少是浪費低效率的民間私有設施和產業上面。
再加上海外駐軍的食物是有當地筆記的,吳國本土只需要供應子彈等軍需品。
所以吳國才能夠維持這麼高比例的軍隊。
這也讓吳國的大部分文武官員判斷,自己的大王肯定是另有所圖的。
要麼是準備征服美洲或者歐洲,要麼是另外的大志向。
朱簡烜這樣調整軍隊編制的過程中,時間慢慢來到了咸寧四十一年十月初。
又是一批總計三十多萬災民,以及大明皇帝朱仲林給吳王朱簡烜的信,一起被送到了吳王都。
朱簡烜讓民政司安置新來的移民,自己回到寢宮拆閱了父親的信。
朱簡烜看了幾句就忍不住皺眉。
自己老爹的這封信寫的出乎意料的「粗俗」,不過也透漏出了他對自己的格外關切。
「你小子該回來看看爹孃了」丶「」你這個年齡也該大婚了」丶「限你在我七十大壽之前趕回來。」
也向自己透漏了一些特殊的情報。
「本地工人和災民的矛盾」丶「工人和東家的矛盾」丶「工人工錢和利潤的矛盾」。
還詢問了一些特殊的問題
「你想做的事情準備好了嗎?」
對於大明本土,特別是應天府和周邊的情況,朱簡烜本來就比較擔心的。
現在就更加的擔心了。
朱簡烜從父親的簡單描述中發現了一個潛藏著的巨大危機。
大明本土持續多年的水旱災害,為城市輸送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把大明核心地區的用工成本降到了冰點。
大明朝廷持續救災和移民,對官方和民間工廠的採購數額一年比一年高。
所以官方和民間工廠這幾年都在瘋狂增產。
現在是官方採購與工廠供應的稅收,在某種程度上保持了非常微弱的平衡。
朝廷的財政看上去還算良好,農業相關稅收大幅度降低,但是工商業的稅收卻還在持續增長。
市場狀態看上去似乎也頗為繁榮。
但是……宏觀概括性資料的上繁榮,不代表微觀細節上沒有問題。
如果看國內生產總值的話,鴉片戰爭之前的大清是世界第一,但是大清自己內部的問題一大堆。
與精幹的英國相比,大清打起仗來就是一個廢物。
現在大明核心市場看上去繁榮,但是最大需求是朝廷救災和移民提供的。
工人的工錢已經降低到了幾乎沒有的程度,常規市場上的需求也已經降到幾乎沒有的程度。
工廠生產產品的速度又提升到了極點。
等到持續的天災結束了,朝廷的救災行動陸續結束。
維持工廠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