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要給大清國陪葬嗎!
大明吳國北伐艦隊的艦載火炮,以及投放到地面的陸軍火炮,在兩公里以外的距離上開火,破壞了濟州島清國城堡的炮臺。
大明吳國日本僕從軍隨即開始直接衝擊堡壘。
這個堡壘有三層結構,最內層是一個多邊形城牆圍成的城堡。
中層是城堡延伸出的炮臺丶專門修建的獨立三角炮臺丶以及兩者之間的護城河。
外層是利用護城河河岸修建的,給步兵通行的隱蔽通道,以及通道外側的防炮斜坡。
如果步兵直接順著斜坡向上衝,會面對至少兩個炮臺的交叉火力,衝到河岸的時候還要面對步兵的火槍。
在這樣的基礎上,這樣的堡壘通常都不是一個。
在主堡壘的周圍,通常還有兩到三個小型堡壘,與主堡壘互相支援。
一個堡壘遭到攻擊的時候,其他堡壘會派出部隊襲擊敵人的後方,進一步增加了堡壘體系的防禦能力。
在平行壕攻城法出現之前,面對這種級別的城堡,通常只能採用圍困的方法處理,動輒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年。
有了平行壕戰法之後,如果整個進攻過程能夠一切順利的話,也需要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
中間如果再出點意外的話,可能就要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攻破了。
但是現在,最重要的防禦炮臺,已經被北伐軍團的火炮遠端被掀掉了,防禦力量只有斜坡下方藏著的步兵了。
於是,參與直接攻城的吳國僕從兵,從己方火炮陣地所在位置開始慢跑。
抵近清軍戰壕前方兩百米左右的地方,部分步兵按照命令在這裡稍作停頓,端槍點射壓制斜坡下方的露頭的清兵。
遠距離有火炮和大口徑步槍壓制,近有普通線膛槍兵點射壓制,壕溝內的清兵根本抬不起頭來。
在隊友冒頭就死的情況下,還活著的清兵的戰鬥意志已經迅速的崩潰了。
指揮這些步兵的軍官,發現自己的存在已經失去意義,就在這個時候宣佈撤退,後方的通道返回城堡。
與此同時,大部分吳國僕從師步兵開始加速向前衝。
靠近斜坡邊沿三十米的時候,部分士兵集體扔了一輪手雷,同時全力衝鋒。
吳國的軍官為攻城戰做的準備頗為充分。
但是當第一批僕從兵衝到斜坡邊沿,準備清理壕溝內的敵人的時候,發現裡面已經沒有活人了。
負責防禦的清兵要麼已經倒在了地上,要麼已經逃走了。
北伐軍拿下了堡壘的炮臺和壕溝,清軍的堡壘就只剩下一圈普普通通的城牆了。
這種堡壘的城牆比常規的城牆還要低矮一些。
如果正常同級別的部隊來進攻,走到這一步就需要至少大半個月。
然後還要再用至少十幾天的時間,用幾千上萬發實心炮彈,把裡面的城牆牆根砸塌。
現在大明吳國北伐軍團直接將火炮拖過來,在隔著護城河對牆根持續轟炸了三輪,就直接實現了這個目標。
戰鬥也直接進入了最後階段。
在射擊兵的火力壓制的配合下,僕從兵順著坍塌的城牆爬上去,佔領了已經基本無人防守的城牆。
在正常的戰鬥中,打到這個地步的時候,守城軍隊通常都該投降了。
但是濟州島的清軍格外的「頑固」。
因為他們還不是很瞭解他們面對的敵人是一種什麼樣的軍隊。
阿迪斯面對這種絕境,反而覺得己方還有優勢。
他把主要軍官召集起來,對著他們吼出了最後的命令:
「南明只是火器兇猛,他們瘦弱矮小而且膽怯。
「如果一刀一槍的正面拼殺,他們根本不是我們大清巴圖魯的對手。
「我們現在雖然失去了城牆,但是南明最大的優勢也沒有了。
「現在他們必須跟我們正面拼殺了!
「兄弟們,為了萬歲爺,為了我大清江山,跟明狗拼了!」
開始的時候,大部分清軍軍官也仍然覺得,阿迪斯說的確實有點道理。
雙方的距離拉進了,那明軍的優勢確實縮小了。
他們也把這些話繼續傳遞下去,給自己的下屬和士兵們鼓勁。
當雙方計程車兵真正面對面接觸的時候,清國軍官和士兵就發現自己錯得有點離譜。
南明的火器根本就不只是兇猛,而是宛如噩夢一樣的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