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幾位就立刻對其怒目相向。
內務大臣更是直接反駁說:
「蒙特婁丶魁北克丶哈德遜灣仍然在我們手中,大明在今年冬天無法繼續進攻。
「我們以前只能在北美維持三萬多士兵,距離更加遙遠的大明也肯定無法維持更多計程車兵。
「他們佔領了中美洲的大量島嶼,兵力肯定會越來越分散,未必有能力攻下魁北克和蒙特婁。
「他們既然沒有能力強行奪取,那我們自然也不可能直接交出這些地方。」
福克斯呵呵冷笑:
「大明遠征軍之所以沒有奪下這些地方,是因為他們暫時放棄了這些地方,轉而收攏更多的內陸土地了。
「等到大明遠征軍完成了對內陸地區的掃蕩,肯定會帶領殖民地人民開始圍攻蒙特婁和魁北克了。
「大明遠征軍已經和殖民地人民建立了友誼,在殖民地人民的支援下肯定能攻下這兩座孤城的。」
內務大臣想要繼續跟福克斯爭執,卻被相對更加中立的首相攔住了:
「你們先不要吵了,先等拜倫勳爵介紹完情況,再討論對策也不遲。」
已經經歷了北美的一大串壞訊息洗禮,又經歷了武裝中立同盟的跳臉結盟。
現在首相羅金漢侯爵的心理預期已經降的非常低了。
按住了兩個針鋒相對的大臣,首相把注意力轉回到拜倫身上:
「大明沒有提到歐洲的問題嗎?沒有索要直布羅陀或者澤西島這種地方?」
拜倫點頭:
「這個確實都沒有,大明只要求我們交出所有海外土地,讓大明和其他盟友們分配。」
福克斯馬上忍不住再次插嘴了:
「那就太好了,我們的本土沒有任何損失,我們甚至能夠保留澤西島和直布羅陀。
「不過大明為什麼允許我們保留這兩塊地區,而不幫助他們的盟友索回?」
拜倫回想在大明民間的經歷,從帶回的大明報紙中翻出了一篇文章,以及事先準備好的翻譯:
「大明顯然不把西班牙當成是什麼利益趨同的盟友,只是恰好西班牙也在與我們作戰而已。
「大明商人甚至會為與西班牙同盟而感到遺憾,因為這讓大明無法奪取西班牙的南美殖民地。」
喬治三世國王和首相以及兩個大臣傳閱了那份翻譯稿。
福克斯看著這些文章就忍不住開始嘀咕:
「大明人與我們的戰鬥還沒結束,就已經有人想著與西班牙作戰了,到時候豈不是要與我們結盟?
「大明……好像,確實可以成為我們的盟友,我們對歐洲大陸的態度應該是一致的。
「大明的目標是適合耕種移民的殖民地,而我們又沒有這種殖民地的話,雙方也就沒有矛盾了。
「反而是西班牙會是大明理所當然的新目標,他們仍然佔據著南北美洲的大平原。
「我們可以用這種可能性,來迫使西班牙接受現在的局勢,放棄對直布羅陀的爭奪。」
首相也已經有了類似的想法,但是本人卻比福克斯更加的現實:
「但是與大明成為盟友的前提是結束當前這場戰爭,結束這場戰爭的前提是大明朝廷無力繼續戰爭。
「拜倫勳爵,大明國內市場和經濟狀況如何?大明民間對戰爭的態度如何?」
經濟狀態如何,關係到大明能不能繼續維持戰爭,進而決定了英國有沒有機會守住地盤。
拜倫聽到這個問題就更加悲痛了,陸續拿出了一系列的報紙和翻譯:
「大明的市場頗為繁榮,民間商人大多支援戰爭……」
國王和三個大臣傳閱摘錄的文章的過程中,國王多次非常不可思議的發問:
「為什麼?為什麼大明打仗不影響國內局勢?為什麼他們的商人會普遍支援對外戰爭?」
首相這邊倒是已經有了判斷:
「因為戰爭還沒有直接影響到大明商人的生活,反而給他們帶來了潛在的利益。
「也許戰爭持續下去,戰爭的規模繼續擴大之後,有可能會影響到大明的工商業。
「但那不是現在,現在的局勢是,我們是熬不過大明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