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英吉利海峽大混戰(1 / 2)

小說:大明不革命 作者:王子虛

英吉利海峽大混戰

半年多前,西曆1779年底的時候,拜倫率領的英國使團離開倫敦後。

英國國王丶首相丶內閣丶議會的爭吵還在繼續。

最主要的問題有兩個,要不要分出部分主力艦隊,前往北美嘗試救援紐約。

以及要不要實施拜倫的作戰方案,也就是嘗試主動進攻法國本土,並擺出要在加來海岸登陸的姿態。

關鍵是紐約還有沒有救,調派多少海軍和多少陸軍,才能抵消大明海陸軍的優勢。

連續爭執了半個月之後,大部分人才基本認可了一個觀點:

大明的參戰,打破了原有的戰略平衡,英國已經不可能在這次戰爭中取得全面的勝利。

英國只能在本土和北美選擇一個方向,作為接下來的戰略重心。

集中力量才有機會取得一個方面的勝利,若是分散力量可能會導致兩個方向上全部失敗。

能夠選擇的方向顯然只能是歐洲。

北美的面積雖大,但重要性與歐洲根本沒有可比性,一旦本土失陷就什麼都完了。

甚至不需要徹底失陷,只要法國發起登陸戰,雙方在英國的海灘上交火,倫敦的金融市場就可能崩盤。

為了所有人都不破產,英國海陸軍必須將主要力量放在本土,保護所有人的核心財富。

所以只能放棄北美,只能相信北美英軍和居民的頑強意志,能夠堅守家園直到歐洲戰事結束了。

而後喬治三世國王向海陸軍下令,開始籌集物資執行拜倫提出的方案。

若法國海軍不來干擾,那就嘗試真的登陸。

英國人的行動瞞不過法國人,甚至是故意大張旗鼓的洩露訊息給法國人。

所以短短半個月之後,法國人就透過來自各個方面的情報,分析出了英國人現在的「戰略計劃」。

路易十六和法國大臣都大吃了一驚,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英國人現在竟然還敢登陸法國?

雙方陸軍的規模和戰鬥力到底誰強誰弱,英國人自己難道就沒有一丁點概念嗎?

以至於馬上就有人懷疑,英國人是不是在虛張聲勢。

法國參謀們認為很有可能是虛張聲勢,想要釣出法國和西班牙的主力艦隊。

但是所有人都不可能去賭這個可能性的機率。

只能一邊加強英吉利海峽沿岸地區的防禦,一邊派海軍主力出來奪取英吉利海峽的制海權。

至少不讓英國完全掌控制海權。

法國和西班牙海軍主力自然也就不能繼續藏匿了。

法丶西聯合艦隊在德格拉斯的率領下駛入英吉利海峽,英國海軍則在羅德尼的指揮下出擊迎戰。

三國都沒有向北美派遣主力艦隊,三國的絕大部分戰艦都在這個戰場上。

這個時代最大規模的海上決戰爆發了。

英國並不懼怕與法國和西班牙同時作戰。

以至於大規模的戰鬥爆發之後,法國和西班牙的主力艦隊出現之後,英國的政局反而穩定了下來。

雙方艦隊在英吉利海峽你來我往的鏖戰了一個多星期,參與戰鬥的戰列艦總數量超過了兩百艘。

雙方陸續有總共超過五十艘各型戰艦被打到直接失去維修價值。

有超過一百五十艘戰艦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傷,超過一百艘戰艦必須儘快返回港口修理。

這場英吉利海峽大戰也直接打爆了兩國的財政。

本來雙方的戰爭就是借錢加稅維持的的,現在還要再搞錢來修理數量龐大的艦隊。

兩國的國王雖然都想要吐血,但是卻都沒有敢退讓一步。

因為這是英吉利海峽,後面就是雙方的本土,關鍵是雙方都在準備登陸戰。

海峽兩岸的陣地後面,都有數萬陸軍整裝待發。

雙方將領期待己方海軍能夠取得決定性勝利,將對方的艦隊趕出海峽,進而發起真正的登陸戰。

登陸對方的本土才是真正的致命打擊。

一旦在對方本土咬下來一塊,那用來交換對手的殖民地就是要多少有多少了。

海戰最終的結果可以算是英國贏了,因為法國的隊友西班牙人的戰鬥意志不夠堅定。

西班牙人想要保留力量,進行對直布羅陀的最終圍攻。

但是英國也沒有完全獲得制海權,法國的剩餘艦隊仍然在海峽中飄著。

英國人仍然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