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熟悉朱簡烜的規矩,問問題必須先舉手,沒有經過朱簡烜點名許可,不準在這種情況下說話。
所有工匠的最前排,所有工匠中資歷最厚,在實驗室也是資歷最厚的,大工匠宋問道也舉著手。
宋問道進實驗室就是從三品了,這幾年跟著朱簡烜刷了一大堆資歷,已經升到了正二品。
大明朝廷的尚書們也是正二品,宋問道理論上可以尚書在朝廷上享受一樣的待遇。
朝廷有重大禮儀活動的時候,他理論上可以和尚書們站在同一區域,只是肯定會排在尚書們後面。
朱簡烜也一眼看到了宋問道,直接笑著說:
「宋工有什麼問題?」
宋問道立刻有些迫切的說:
「殿下招收的弟子,一定要限制在十二歲以下嗎?我也想要當殿下的弟子。」
朱簡烜隨口解釋說:
「我要傳授的東西很雜丶很多,而且傳授的速度會很快,我可能會招收數百個弟子,分批集體講課。
「我也不會有太多的時間,給學生們一一解答疑惑,大部分時間都要靠學生自己學。
「如果年齡太大的話,反應速度跟不上年輕人,跟不上教學速度。」
朱簡烜想要收孩子,除了孩子身體更加靈活,學習東西也更快之外,思想簡單也是很重要的。
自己可以從小灌輸一些特定的思想,讓他們的思維方式都更加符合自己的要求。
同時在這個傳統文化濃厚的時代,這些孩子從小正式拜自己為師,這輩子都必須將自己視為長輩。
再加上自己還是他們家庭的君主,還能再給他們迭加一層忠君的限制。
如果一個人既不尊師重道,也不忠於自己的君王,那他在這個社會上是很難生存的。
君主和老師兩層壓力迭加起來,這些孩子未來背叛的可能性很低。
就算是自己提出的一些要求,可能違背典型的公眾社會道德,大部分弟子多半也會服從於自己。
當然,自己並不會那樣做,自己只是想提高弟子們的忠誠度而已。
而成年人就不一樣了,他們可能已經有了別的老師,關鍵是已經有了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自己教導他們的的東西,自己向他們提出的要求,略微違揹他們以往的認知,就可能會出現牴觸情緒。
越是有著複雜的社會經歷的人,背叛的時候的心理壓力就越低。
他們因為利益或者誘惑或者怨恨而背叛可能性,都會比從自己小教導的孩子們高一個數量級。
宋問道聽著朱簡烜的解釋,幾乎是毫不猶豫的馬上說:
「不當親傳弟子,我當外門弟子也行,殿下可以正常講課教學生,我在後面旁聽就行。
「我能學會多少是多少,不需要殿下專門過問和指導,當然殿下有空的時候能教導更好。」
按照朱簡烜的判斷,宋問道是可以收下的。
這個老爺子是真的傾心於研究的,本身性格就屬於那種非常純粹的工匠。
但是自己收下宋問道,肯定會有其他成年工匠有同樣的說法。
其他工匠就不都是宋問道這樣了,肯定會有很多人單純抱著獲利的想法,才決定追隨自己的。
單純就一個吳王弟子的身份,就能給他們在很多競爭中脫穎而出了。
朱簡烜考慮了幾秒鐘:
「我剛才其實還說了一個條件,願意跟隨我去北美或者澳洲的工匠,本來就可以跟我一起走。
「但以後只能當我的臣子,只能留在北美或者去澳洲,沒有機會再回大明本土了。
「包括你的所有直系親屬,都要跟著我一起移民美洲或者澳洲。
「這樣的話,宋工還想要跟著我去旁聽嗎?」
宋問道只考慮了一秒鐘就直接應下了:
「我還是想要跟著殿下學習,我願意帶著全家移民澳洲。
「他們都已經知道了,大王的國都冬暖夏涼,住著非常的舒服,我也正好退休了去養老。
「雖然澳洲土地貧瘠,但大王找到了鳥糞磷酸鹽礦,田裡撒一次就能肥好幾年。」
朱簡烜頓時就挺無奈的,伴隨著吳國的持續移民開發,澳洲的優越點也已經在大明傳開了。
澳洲大陸面積小,所以海陸差異比亞歐大陸小很多,導致季節變化比神洲溫和很多。
現在澳洲內陸的環境還是原始狀態,還沒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