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承接將商品集中送往歐洲銷售的業務。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想到的具體執行方案有兩個。
「第一個方案。
「認可商品本身屬於委託人,也就是所有擁有商品票據的顧客,所以貨損風險也應該由貨主來承擔。
「我們只是一個運輸和代理銷售公司,我們在接受業務的時候就直接收取運費和代理費。
「這樣經營,我們基本不需要承擔任何風險,但是總收益也比較低。
「第二個方案。
「我們與貨主共同承擔貨損風險,同時也參與分享最終的銷售利潤分紅。
「風險當然更高了,但是拿到了分紅之後,最終收益也會比較高。」
漢考克擔心朱簡烜聽不明白,所以講解的稍微有點羅嗦。
但是朱簡烜可是二十一世紀的鍵政人,對於各種奇特的商業方案都有基本的瞭解。
這次沒有聽完的時候就基本明白了,這是補全了期貨貿易的最後一環。
讓期貨有了最終的出路,甚至有機會從歐洲換回金銀儲備。
而不是單純在票據和數字層面虛空交易了。
如果放到更高的層面去理解,甚至開始形成資本蓄水池的雛形了。
透過大明期貨專案,將大量美國小商人的錢集中起來,參與大規模的歐洲轉口貿易。
真正的壟斷巨頭企業,其實會選擇第一個方案。
就像在淘金熱門城市賣工具和水,而不是參與進去一起淘金子。
但是對國家發展更有利的是第二種方案。
風險共擔,利潤共享。
一個公司同時參與的專案足夠多,就不會再擔心單個專案的盈虧。
只要所有專案的總體利潤始終高於損失,那一個公司就能持續穩定的不斷賺錢。
但是絕大部分普通公司,都沒有足夠的能力同時經營特別多的專案。
只能同時再拉足夠多的人,共同參與足夠多的專案。
美國現在還沒有足夠的資本積累,只有這樣的方案才能直接經營大型商業專案。
直接搞大專案積累資本的速度,也會比所有人各自小打小鬧快多了。
現代海運其實就有類似的方案。
一條船上可能套著不知道多少層殼子公司,一個大型航運公司又會同時參與不知道多少條船的貿易。
就是為了拉更多的公司分擔風險。
聽完漢考克的解釋之後,朱簡烜立刻表達了觀點:
「我覺得第二個方案更好,相當於全體美國人民共同出錢,給有經營能力的商人去做生意,最後一起分享利潤。
「第一個方案也可以做,但前提是你得有足夠龐大和穩固的船隊與銷售網路,能夠透過較低的利潤率獲得足夠利潤。
「關鍵是,這樣的方案,對普通投資者的吸引力比較低,他們會擔心經營者不會盡心盡力,甚至故意損壞和偷竊貨物。
「而且,既然有了穩定的船隊和銷售網路,我們為什麼不參與能夠分紅的經營方式呢?那樣利潤率不是更高?」
漢考克聽到朱簡烜的第一句話,就直接激動的忍不住想要用力拍手。
但是他耐心等到朱簡烜說完了,才控制不住情緒讚美國王:
「陛下真的是智慧的化身,真的是商業上的絕對天才。
「我們想到了這個商業方案,但是沒有歸納出這件事情的本質和邏輯。
「陛下一句話說明白了,我們就可以根據這個原理,開發更多的類似的商業方案。」
這個方案確實好,但想要快速做大,必須足夠的吸引人。
在這個時代,除了大明商品的歐洲貿易,很難再找到有類似吸引力的專案了。
如果真的找到了,那大機率也在朱簡烜的新發明列表裡。
朱簡烜笑著點頭說:
「不錯,確實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去考慮,看還有哪些產業可以這麼做。
「集中更多人的資金,甚至是集中我們整個國家的力量,所有人共同分擔風險,分享利潤。
「當然負責經營的,誠信可靠的有能力的商人們,有資格用自己的智慧和辛苦工作,換取略高一些的分紅。
「智慧的大腦構思出來的,能夠獲得穩定收益的方案,本身也應該算是投資的一部分。
「在這樣的框架下,大家可以大膽的去做類似的商業專案。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