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德意志地區的未來(2 / 3)

小說:大明不革命 作者:王子虛

能的繼續制衡即將實力暴漲的英法。

大明還能透過這樣的交易,獲得合適的歐洲貿易港口。

但是這些邏輯沒辦法跟法國人說,他們也根本理解不了這些概念。

那怎麼打消法國人的疑慮呢?

或許可以嘗試吹一波普魯士。

七年戰爭中獲勝的普魯士還能吹,最起碼已經有了歐洲列強吊車尾的地位。

等到被拿破崙兩週速刷,歐洲集體辱普的時候,吹也沒有人信了。

當然,在某種程度上也不能算吹,算是提前描述一百年後的事情,說明普魯士主導的德意志帝國的威脅。

於是朱簡烜準備了一套話術安撫格拉維耶:

「格拉維耶閣下是法國人,應該對歐洲最近幾十年的思想潮流非常瞭解吧?

「這些思想如果持續的醞釀下去,各民族自行統一的事情,就會慢慢變成理所應當的事情。

「在考慮哈布斯堡的時候,一定要把思想層面的變化考慮進去,然後就要同時考慮普魯士的問題。

「普魯士絕大部分人口都是德意志人,且已經成了德意志北部事實上的最強邦國。

「普魯士軍國主義文化比較濃厚,就是打仗的慾望會比較旺盛。

「隨著普魯士整合越來越多的德意志人口,他們這個國家也會變得越來越有攻擊性。

「也就越能夠吸引更多的德意志邦國追隨。

「因為普魯士以及追隨他的邦國,絕大部分都是純粹的德意志人。

「當他的力量達到臨界點後,哈布斯堡就會被邊沿化,因為哈布斯堡的德意志不純粹。

「到時候,一個相對統一而且純粹,強大而且富有攻擊性的德意志王國,將會出現在歐洲大陸的中心位置。

「這應該不是大明丶英國丶法國丶俄國的政治家希望看到的事情。」

格拉維耶聽完朱簡烜的理論,覺得確實那麼有幾分道理,但是有點難以接受。

現在普魯士畢竟只是列強吊車尾,勉強能夠湊得上桌子的那種。

這還是因為普魯士在七年戰爭之中撞了大運。

在戰爭後期,普魯士其實已經山窮水盡了,國王腓特烈甚至已經決定自殺殉國。

作為盟友的英國人,也認為普魯士已經沒救了,要求普魯士儘快尋求妥協停戰。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法國和哈布斯堡的盟友,俄國沙皇伊莉莎白一世忽然去世。

新沙皇彼得三世從小在德意志地區長大,他是普魯士國王腓特烈的狂熱崇拜者。

彼得三世即位之後立刻與普魯士媾和,歸還俄國佔領的普魯士的領土,甚至把俄國軍隊給腓特烈指揮。

俄國的突然跳反,而且是徹底全面的跳反,導致法國和哈布斯堡一方潰敗。

否則當時的法國和哈布斯堡一方就勝利了。

就算是俄國為了避免哈布斯堡在德意志地區全面做大,不會徹底削弱普魯士,法國和奧地利也至少能夠取得預定的戰果。

法國將得到南尼德蘭,哈布斯堡得到西里西亞。

用南尼德蘭拉攏法國參戰,是哈布斯堡將南尼德蘭交易出去的又一次嘗試。

普魯士則會一夜回到解放前,整個國家思潮都可能發生改變,也就不用談什麼列強地位了。

所以現在朱簡烜說什麼普魯士能統一德意志地區,格拉維耶就覺得不可思議。

就算他能,法國丶英國丶哈布斯堡怎麼可能看著他去統一?

而哈布斯堡可是實打實的歐洲的頂級強國:

「陛下,您的意思是,普魯士未來會比哈布斯堡更強?

「所以現在要提前增強哈布斯堡,這樣在未來……才能繼續維持德意志地區兩強對抗制衡的局勢?

「而不是應該反過來嗎?

「我們現在增強哈布斯堡,萬一讓哈布斯堡完全統一了德意志地區,那不是威脅性就更大了嗎?」

朱簡烜篤定而果斷的說:

「普魯士的潛力和威脅都遠比哈布斯堡更大,否則大明不可能允許哈布斯堡繼續變強。

「哈布斯堡統治區域內的民族結構非常複雜,真正的核心人口只有奧地利地區的德意志人。

「但是這些德意志的人口的數量太少,無法壓制為數眾多的其他外部族群。

「這導致哈布斯堡無法完成語言和文字的統一,無法完成基層社會管理制度的統一,無法集中整個國家的力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