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就是手動搞個漏洞出來,規避自己在條約上對南朝稱臣的問題。
明朝軍官如果有多個世襲軍職,本來就可以自己留一份在未來傳給嫡長子,讓其他兒子提前獲得其他的世襲軍職。
建州左衛指揮使本來就是世襲軍職,這樣的安排也確實符合以前的規矩,只是以前需要大明皇帝冊封。
紀昀回北方的路上就認真分析過,覺得乾隆大概還是會接受南明的條件。
雖然名譽上會受損,但這個條約簽下來的話,相當於南朝承認了大清在北美的土地所有權。
未來真的發生滅國惡戰的話,這個職務和土地所有權就是現成的妥協之路。
真的稱臣然後遷去北美也毫無阻礙。
紀昀只是沒想到,乾隆竟然把這個頭銜轉給了兒子來戴。
這樣似乎能夠規避一些名譽上的問題。
如果這份協議內容洩露,民間也只會看到大清的奴兒干都司建州左衛指揮使去簽了協議。
不會直接想到,在大明那邊,這個身份是大清皇帝的,而不是某個皇子的。
這樣對大清皇帝的名譽影響能降到最小。
紀昀下意識的想要恭維一下,讚揚一下乾隆的聰慧睿智。
但是話沒出口就意識到,乾隆未必會為這種事情感到驕傲,甚至可能會在心中覺得羞恥和屈辱。
所以紀昀直接沒有接話茬,看著乾隆吩咐大學士們完成了手續。
而後乾隆又給和珅和紀昀分別加了一個新頭銜,都是建州左衛衙門下屬的屬官。
未來正式談判的時候,就讓他們兩個去應天府。
和珅和紀昀兩人聽到任命就心裡發虛,真的不是很想幹這個活兒。
和珅跟紀昀這些官員其實早就知道,南明朝廷對大清國的敵意和厭惡是極高的。
如果沒有大清太宗皇帝,明朝說不定就能滅了闖賊,繼續統治整個中原天下,而不是半壁江山。
如果不是後續的大清朝廷,長期跟南明的藩臣勾勾搭搭,南明也有機會成功北伐中原。
只不過以前雙方朝廷很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也就沒有機會直接表達厭惡了。
就算是極少數雙方官員不得不打交道的時候,以前的南朝也沒有現在那個性格暴躁的小王爺,
在這個小王爺就藩之前,與南朝朝廷打交道的差事,都顯然是吃力不討好的。
但是乾隆的命令,兩人也沒有辦法違抗,只能老實答應下來。
然後兩人就開始非常仔細和深入的瞭解明朝的歷史,特別是禮儀規則方面的記錄。
生怕下次去的時候被南朝的皇帝或者王爺找茬打死。
另一邊,順國在印度打出了大明順王的旗號,佔領了英國在印度北部的殖民地。
而後與大明的印度部隊接觸,順勢建立了與大明朝廷的聯絡。
大明皇帝在英國拜倫使團離開應天府後,就讓大學士們擬了份聖旨送去順國。
邀請對方派人明年夏天來應天府,討論印度地區的勢力和邊界劃分問題。
大順皇帝李長壽不會下跪接大明的聖旨,但是收到聖旨之後也樂呵呵的收下了,並表示自己會派人去。
然後安排自己的一個弟弟,一個漢官禮部尚書,一個蒙官貴族萬戶,等明年春天出發去大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