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吳國才能夠放開了手腳,直接建設最新式的蒸汽工廠。」
鄭瑞安心裡面經常思考的事情,不可能完全隱藏的住。
閩國公的兩個幕僚,路上跟鄭瑞安打交道多了,就能隱約猜得出世子的心態。
面對這個話題直接不敢接茬,全都乾脆的閉上了嘴巴看風景。
鄭瑞安一行人的討論出的觀點本身倒是沒有錯,但都沒有意識到到吳國建設速度快的真正邏輯。
這是工業時代和手工業時代的效率差距。
現在吳國雖然只有一座真正的工業化城市,但卻是全世界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地方。
未來的發展速度還會越來越快。
鄭瑞安乘坐的明輪船慢慢靠上了碼頭。
吳國文化司外務廳的禮儀人員過來,護送著他們去了吳國外務廳的接待處。
>br />
另一邊的費淳和曹振東,下船後就直接去拜見了朱簡烜。
彙報了應天府和泉州之行的情況和收穫。
費淳最後總結和建議說:
「大王,既然陛下派了兩個都督府的水師,可以直接跟日本人打一仗,那閩國公是否參與的意義就不大了。
「閩國公是否派那一百艘大小船隻,是否安排三萬人參戰,都不會影響結果的。
「所以臣覺得,不需要給閩國公太好的條件。
「甚至不需要讓閩國公協助招募日本武士了,我們可以在日本直接佔個港口開始招人。」
朱簡烜開啟父皇給的批覆和回信,又檢查了兩份授權自己行動的聖旨:
「朝廷加上吳國,確實有能力做成這些事情,但是吃獨食不好,而且損失可能更大。
「閩國公在日本的人脈……絕對不只是我們表面上看得出來的那些……
「我們對日本用兵的時候,若是閩國公向日本的藩鎮報信,那就跟其他藩鎮阻撓北伐一樣了。
「我們至少要讓閩國公真心站在我們這一邊等著分利益,而不是跑到對面去。」
費淳心中琢磨了一下就明白了:
「是臣愚鈍了,還是大王洞察世事。」
朱簡烜卻反過來笑著說:
「費卿的說法,倒是可以用來跟閩國公討價還價,可以跟他說,我們確實可以不用他們。」
費淳馬上拱手說:
「大王聖明。」
咸寧三十八年七月十三日上午,朱簡烜在吳王宮承運殿升座,接見閩國公府使團。
鄭瑞安為首的幾個代表向朱簡烜朝拜之後,朱簡烜直接讓他們幾人都在大殿裡面坐下說話。
鄭瑞安跟朱簡烜問好打了招呼,就非常直白的說明了父親的意圖。
朱簡烜稍微看了費淳一眼,費淳立刻心領神會,將昨天跟朱簡烜說過的話術再說了一遍。
總之就是表達,沒有閩國公協助,現在朝廷硬碰硬,也能把這件事情做成。
鄭瑞安這邊的三人明顯愣了一下,沒想到吳王竟然擺出了不讓閩國公府繼續參加的姿態。
三人遲疑了那麼一瞬間,閩國公府幕僚林建興最先回應說:
「吳王殿下,陛下已經下旨了,允許我們閩國公府參與此事,吳王殿下不宜如此一意孤行啊。
「國公府在日本頗為人脈,可以為殿下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也能拿出戰船和士兵參戰。」
林建興的話可以反過來讀,閩國公的人脈能夠避免麻煩,但如果不讓閩國公府分利,那就能夠反過來製造麻煩了。
費淳馬上繼續針鋒相對的回應:
「有了大明兩個都督府的水師,我們是否去招募日本武士,其實都已經無所謂了,也用不到閩國公的人脈。」
這一次另一個閩國公府幕僚陳裕洋跟著開口了:
「天方教人兇殘無比,用我們大明的官民去剿滅天方教徒,不知道會有多大的損失。
「日本武士是非常好的打手,正好可以用來對付紅海周邊的天方教人。
「而且陛下只批准了兩個都督府的水師參戰,並沒有命令陸師參戰,正是要用日本武士去打這個陸戰。
「對日本的行動,與對紅海地區的行動,已經可以算是同一個行動計劃之內的,不可能割裂。」
朱簡烜感覺情況差不多了,就作為主人開口打圓場了:
「閩國公的若是想要參與行動,還想要拿運河運營公司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