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上的特權。
安排足夠的駐軍直接鎮守地方。
持續輸送移民實際控制地方,進而改變當地主流文化制度。
這當然會損害當地統治階層的利益。
肯定有人不甘心完全失去地位,肯定有人無法接受大明的文化和法律。
出身沙漠地區的阿拉伯文明群體,天生擁有超過其他地區居民的堅韌性格,更加難以被徹底的征服。
未來多半會有保守派和狂信徒造反,應該要打幾次治安戰。
這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桑給巴爾總督投降後,劉彪所在的部隊依次進城,首先接管衙門和軍事機構。
解除當地所有士兵的武器,接收原有的地方政府機構。
大明吳國日本軍團用了十天的時間,基本控制了桑給巴爾原有的居民區。
最後留下一萬軍隊當地屯田鎮守,等待移民抵達。
其他計程車兵再次登船,一部分前往桑給巴爾地區的另一個大島,一部分登上對面的非洲大陸。
開始征服和佔領這些地區的居民點,無論原來是屬於阿曼的還是當地土著的。
未來整個東非的海岸線,都應該是受大明完全控制的。
這些地方基本沒有成建制的部隊,基本都不會拖慢大明日本軍團的前進速度。
——
劉彪所在軍隊攻佔桑給巴爾的時候,另一路主力軍也抵達了蒙巴薩地區。
蒙巴薩和周邊的大陸土地,名義上仍然屬於阿曼。
但是當地的實際統治者,是阿曼這個部落聯盟中的主要部落之一的馬茲魯伊,他們的部落首領也自稱蘇丹。
阿曼本土陷入內亂的時候,蒙巴薩的馬茲魯伊家族就事實上獨立了。
蒙巴薩的守軍比桑給巴爾要幸運一些,在大明水師逼近的時候,把自己的戰船釋放了出來。
所以雙方首先爆發了一場中等規模的海戰。
馬茲魯伊一個部落的軍隊,當然無法與大明一個都督府相提並論。
戰船總數雖然也有上百艘,但是按照大明水師的標準統計,能算得上是戰列艦的,總共只有三艘。
能算是四到六級輔助戰艦,也就是能編進大艦隊的船,也只有三十多艘。
剩下的在大明隨時都算不上是正經戰船。
這場海戰也沒有什麼懸念,大明仗著戰艦體型大丶數量多丶火炮多,一次圍毆就把蒙巴薩船隊打散了。
然後衝進了蒙巴薩港開始了登陸戰。
剩下的事情就跟桑給巴爾的戰鬥高度類似了。
戰艦火力壓制,讓步兵登上灘頭,然後用更多的新式火炮,炸燬蒙巴薩岸上的城堡。
最後步兵發起衝鋒佔領城堡。
只是蒙巴薩城市和港口規模都比桑給巴爾更大,戰鬥和佔領的時間都要更長一些。
戰爭結束後,大明指揮官同樣留下了一萬軍隊,鎮守蒙巴薩港同時開荒屯田,等待本土來的移民。
其他部隊一部分順著海岸線北上,擊潰和佔領海岸線上的居民點。
另一部分再次乘船出海,佔領非洲最東部的索科特拉島,這裡是紅海和亞丁灣的出入口。
這一系列的作戰行動,在咸寧三十九年入秋的時候基本結束。
阿曼在東非的據點被一掃而空,馬島以北的非洲東部海岸線,全部落入了大明吳國駐軍的掌控之中。
接下來本來應該跨過亞丁灣,登陸屬於亞洲的阿拉伯半島,開始征服阿曼本土的行動。
徹底掃清阿曼在印度洋的所有勢力,然後展開紅海和埃及的行動。
但是在恰好在這個時候,吳國本土來了一支火輪船隊,帶來了大明吳王殿下的命令。
要求大明右軍都督府和前軍都督府船隊丶大明吳國紅海行動水師船隊丶大明吳國日本軍團暫緩對阿曼本土的進攻。
在非洲東海岸幾個重要據點修整丶屯田,等待後續進一步的命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