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新一輪的技術革命(1 / 4)

小說:大明不革命 作者:王子虛

新一輪的技術革命

「乾隆終究還是死了。」

朱簡烜收到瀋陽發來的電報,不置可否的感慨了一句。

朱簡烜感覺,乾隆雖然有長壽的天賦,但生活條件肯定會影響天賦的發揮。

徹底落魄成了勞工,相比當皇帝和太上皇的時候,能享受到的生活條件,可是天差地別的。

他活不到歷史原有的壽命也算是正常。

倒是乾隆的死因,讓朱簡烜有點始料未及。

竟然是被多鐸的後人打傷,然後被眾人踩踏擠兌致死的。

在意外之餘,朱簡烜開始考慮,對乾隆的死以及導致他死的事情,應該怎麼處置?

自己作為大明皇帝,以及大明朝廷應該表現什麼樣的態度?

朱簡烜感覺還是直接無視了吧。

乾隆在原清國高層的混戰中被踩踏致死,也差不多說明乾隆本身的威信已經沒了。

自己特別關注,無論是給他額外的照顧,還是特別處置相關人員,都反而會再次增加乾隆之死的關注度。

讓他就這樣沒了,讓不相干的人根本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沒了。

於是朱簡烜簡單回了一句:

「趙弘曆按照普通勞工死亡處理,涉事人也按照正常鬥毆處置。」

在各方面的鐵路完全貫通之前,順天府到遼東丶蒙古丶陝西丶四川丶江南丶廣東等地的電報線已經架設起來了。

天南海北的重要情報軍政情報,都可以透過有線電報隨時傳遞了。

與此同時,無線電報裝置也已經量產,已經在重要的派員的軍屯衛所丶軍營丶海軍戰艦上應用。

大明天下的資訊傳遞效率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相應的,對遠方資源的排程和控制能力,自然也上升了一個大階段。

蠻荒地區的土著,與邊境附近的居民發生衝突,訊息基本可以當天直接傳到順天府。

順天府自然也可以立刻安排駐紮地區合適的軍隊前往支援。

對於朱簡烜而言,相比於乾隆的死和怎麼死,歐洲戰場上的技術革新更讓朱簡烜在意。

朱簡烜其實早就有心理準備,知道在總體科學技術基礎達標的情況下,技術上的追趕者的革新效率會非常高。

對於清國丶日本丶非洲這些地方,本身的手工業基礎比較差,對大明技術的追趕效率很低。

但是歐洲的情況有所不同。

英國丶法國丶義大利這些地方,科學理論水平相對較高丶手工業水平也相對較高丶還有比較濃厚的商業範圍。

本來就有瓦特丶拉瓦錫丶拉格朗日等等能夠歷史留名的大工匠和科學家。

他們見識到大明使用的工業產品後,肯定會在當地官方或者商業投資者的驅動下,展開針對性的研究和模仿。

有目標的研究,比摸索型的研究效率快很多,特別是在工業尚未完全脫離手工業的時代。

特別是苦味酸這種現有的東西,歐洲人一旦得到苦味酸手雷的樣品,立刻就能做出成品。

法國人從與大明的戰爭中獲得苦味酸手雷的秘密,而後歐洲其他國家很大機率可以透過與法國人的戰爭得到苦味酸手雷。

苦味酸手雷在拿破崙戰爭時代全面普及,肯定會直接改變這場戰爭的方式。

朱簡烜甚至認為,澳洲連發槍的威力肯定會吸引歐洲工匠持續研究,持續的戰爭也會為這種研究提供需求支援。

就算是他們短時間內無法提升生產工藝水平,也有可能創造出底部擴張彈。

屆時大明軍隊與歐洲軍隊的技術差距就會大幅度縮小。

不過朱簡烜也沒有太過擔心。

歐洲人看似是追趕者,但大明不能算是真正的開拓者。

朱簡烜瞭解近現代的科學技術史,始終引導著大明的科研攻關朝向正確的方向。

所以大明實際上也有追趕者效應,否則不可能在短短二十年內有現在的成就。

經過這些年的積累,第一次工業革命已經基本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基礎已經打的差不多了。

又有幾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裝備的前置科技已經點完了。

朱簡烜讓通政司安排了一下時間,帶上自己親自繪製的一沓圖紙,去科學院開會上課同時安排新任務。

收到通知來參加會議的,都是朱簡烜最熟悉的弟子,科學院和工程院最重要的官員和工匠。

在科學院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