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識時務者為俊傑(1 / 3)

小說:大明不革命 作者:王子虛

識時務者為俊傑

水戶藩的土地改革和衛所組建完成後,當地農民家庭最終有機會拿到手的收益,看上去是土地總產出的八成。

這個比例非常高,比大明本土北方的屯田衛所農民的分成比例要高一倍。

但是大明本土北方的軍屯衛所機構是大家長,要為農民包辦生活中所需的絕大部分物資,包括住房丶學校丶農具丶種子。

衛所農民最終拿到的收益是純收入。

日本這些衛所就反過來了,衛所只管徵收賦稅,訓練民兵。

農民要自備種子和農具,要自行建設住房,自己解決家庭生活中的所有問題。

與此同時,日本此時的人口數量也已經太多了,已經達到了日本列島在農業時代的承載能力極限。

日本的耕地面積只有山東省的一半,但是此時日本列島與山東省總人口基本相當。

日本本土底層武士的口糧消耗,也正好是大明軍隊士兵的一半。

所以說日本農民和底層武士都窮的跟鬼一樣了。

如果不降低日本的人口規模,農業技術也沒有重大突破,那無論在分配方式怎麼動腦筋,都很難有什麼實際的盈餘。

當地人還是會窮的跟鬼一樣。

大明藉助這次主動引爆的日本內戰,改革日本的社會制度,主要是把幾百萬武家人消耗掉,或者是在戰後送到非洲去。

同時從日本本土持續向非洲移民。

這樣事實上緩解日本的人口危機,同時把稅收比例降到正常水平,日本的農民才能勉強像個人樣。

田意明控制了水戶藩之後,派人去報告江戶的劉彪和沈初。

請他們安排軍官丶部隊丶官員來接管水戶藩國,實施和監督後續具體的稅收改革。

田意明帶領作戰部隊返回江戶。

對於戰鬥中受重傷,很可能會致殘,大機率無法戰鬥計程車兵,直接留在江戶養老。

戰鬥中受了輕傷計程車兵,簡單治療包紮好之後繼續隨軍出征。

田意明帶上紀伊德川家家主徳川治寶丶尾張德川家家主徳川宗睦,率領三萬軍隊登船前往伊勢灣。

目標是伊勢灣中的濃尾平原,是日本的三「大」平原之一。

後世非常出名愛知縣首府名古屋市就在這裡,名古屋最初就是御三家之一尾張德川家的城堡的名字。

從江戶所在的關東平原,走陸路去名古屋非常的麻煩,但是走海路就輕鬆多了。

而且從海路過來有一定的突然性,讓當地大名猝不及防。

田意明按照在水戶藩的戰術,以大明駐日本軍團壓陣和監督,讓大明日本武士師作為主力作戰部隊。

從伊勢灣入口兩側的半島,志摩國和三河國外圍的小藩開始,收服整編或者擊潰當地武士。

日本武士師在水戶藩參加了實戰,關鍵是比較輕鬆的打贏了,又經過這些天的修整和消化,再次上戰場就不那麼緊張了。

大明駐日本軍團壓陣提供的精神加持還在,而且在水戶藩實際體驗過了之後,比第一次遇到的時候效果更好了。

武士師還已經有了戰場經驗,精神也放鬆下來了,面對沒有戰場經驗的敵人,自然也就越打越順了。

德川治寶和德川忠睦,這兩個德川御三家的家主,自然也被田意明拉著一起觀察戰場。

欣賞駐日本軍團驅使和支援武士師作戰的效果,讓兩人知道什麼是殘酷。

當田意明率軍抵達尾張藩的核心名古屋城的時候,手下的武士師的規模已經擴張到了三萬人。

尾張藩是御三家,還是濃尾平原的核心,本藩和支藩下屬武士數量很多,已經聚集到名古屋的就有一萬多人了。

在名古屋城下町的外面,田意明就把尾張德川家主德川忠睦叫出來問他:

「我們的隊伍已經抵達名古屋,尾張藩是否追願意隨日本國王,藩主現在可考慮好了?」

尾張的德川忠睦可不是水戶的德川治保。

德川忠睦沒有接受水戶學派和大日本史的「薰陶」,本人的思維方式更接近傳統的封建領主。

他這些天親眼見識了大明駐日本軍隊和武器的兇猛。

還親眼看到江戶來的武士師,從與其他藩國武士差不多的混亂狀態,迅速打出了能征善戰的氣勢。

面對那些不願意接受現實的藩國的時候,戰鬥過程開始出現摧枯拉朽的效果。

關鍵是他們的人數也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