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的軍隊摧毀了義大利半島上的所有國家,很多貴族擔心大陸上的塔蘭託城並不安全,所以跑路到了突尼西亞。
但很多貴族沒有機會或者沒有能力跨海逃亡,就匯聚到了大明管轄的塔蘭託大明城。
這些流亡的貴族,家都被拿破崙給抄了,現在對拿破崙的態度其實不能說不好,只能說是恨之入骨。
拿破崙真的孤身進城瞎晃悠,難保不會有這些貴族的僕人和護衛動手刺殺。
所以阮元不得不直白一點,把拿破崙堵在了外面。
拿破崙聽到這些話,明顯有些意外和不解,然後大聲做了回應:
「這是這位總督的決定,還是大明駐塔蘭託的指揮官的決定?甚至是大明西廠的決定?」
阮元同樣覺得拿破崙莫名其妙:
「這是我們共同的決定,以及共同的建議,所以還是請回吧。」
拿破崙不得不接受了現實,一個人皺著眉頭在心中嘀咕:
「看來,大明真的沒有興趣干涉歐洲和法國事務,真的沒有單獨與自己溝通的想法……」
拿破崙自認為自己征服義大利之後,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威望和勢力。
自己也在義大利積累了足夠多的財富。
義大利自中世紀開始,幾百年間積累的大量財富,現在大部分都落入了拿破崙的手中。
拿破崙將這些東西往法國的過程中,自然不可能完全不染指。
與此同時,將這些財富交給誰處理,送到法國之後如何分配,這項客觀的權力同樣影響巨大。
拿破崙不但真正成了督政府核心成員,同時也打通了法國大商人群體的關係網。
拿破崙雖然長期在外作戰,但是同樣瞭解巴黎的局勢並不穩定。
現在的督政府沒有多麼的得人心,特別是銀行家和其他的大商人們,對督政府的特務統治非常厭惡。
他們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擔心自己被督政府秘密抓捕,然後按個叛國的罪名處決。
這股力量是希望局勢發生變化的,希望有一個更加穩定的政府。
與此同時,反法同盟再次組建之後,法國的保王黨也得到精神支援,以及部分實際上的物資支援。
他們再次活動起來,在法國各地發動叛亂,當然也可以說是起義。
在拿破崙看來,經過這幾年的革命運動,貴族體系已經被打爛了,工商業群體已經成了社會主體,但也開厭倦動盪了。
所以一個新的機會出現了,自己應該抓住這個機會更進一步。
曾經的自己,因為沒有威望和實力,甚至無法控制一個小小的科西嘉島。
但是現在已經有了威望,有了十萬大軍和幾個僕從國,這些都是自己可以利用的力量。
自己現在有機會控制整個法國了。
甚至有機會利用法國的力量來控制整個歐洲。
拿破崙回到自己的軍營,謬拉和貝爾蒂埃立刻上來詢問情況。
拿破崙沒有什麼情緒的說:
「我以為大明會對法國的事情感興趣,但事情似乎不是那樣,他們應該不準備干涉法國和歐洲的事情……」
謬拉沒有想太多,倒是貝爾蒂埃若有所思:
「那就只能爭取國內的支援了。」
拿破崙沒有回答,下令主力回師北上,在義大利半島北部迎戰再次進攻的奧地利軍隊。
拿破崙發動了毫無保留的進攻,再一次擊敗奧地利的軍隊,然後繼續向前進攻,正式攻入了奧地利的本土。
然後,拿破崙帶著某種信念,發動了一次近乎賭博的瘋狂行動。
他親自率領一支軍隊,拋棄了周圍的所有城鎮等普通目標,直奔奧地利首都維亞納而去。
拿破崙幹這件事情的時間,比歷史上稍微晚了一年多,敵人的指揮官也並不相同,但是卻打出了類似的效果。
奧地利軍隊屢戰屢敗,越敗越沒有士氣,拿破崙帶著一連串的勝利,真的衝到了維也納城下。
不過,拿破崙雖然是一個天才將領,但卻始終都不是一個純粹的將領。
拿破崙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麼。
並不是過來推翻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奧地利皇室的,也沒有機會就這樣摧毀哈布斯堡。
自己是要來刷一層無人能敵的戰神形象。
所以拿破崙在向維也納進軍的同時給巴黎的督政府寫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