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瞭解,也不過多的表露自己的執政思想,只是泛泛而談的表示支援基本的啟蒙思想。
說的更多的還是要求對方支援自己本人,承諾自己會維護秩序,停止持續的政治迫害。
法國的軍隊不等於拿破崙的私兵,拿破崙是以法蘭西共和國的將領的名義,用共和國的命令來指揮軍隊的。
拿破崙想要真正的領袖,要讓絕大部分法國軍隊服從自己,需要一個相對合法的手續。
但是拿破崙卻並不是一個政客,根本不懂得如何煽動政客支援自己的想法,同時還不願意做出任何具體的承諾。
在原有的歷史上,拿破崙也有這樣的想法,而且嘗試了好幾次。
拿破崙主動到議會上演講,但是卻無法說服議員們,面對議員的質問的時候,用近似於指揮士兵的方式回應。
這種在軍隊中很有效的做法,在議會上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惹怒了很多議員,以至於發生了議會鬥毆環節。
前後折騰了好幾天,開了好幾次會,開會的地方都換了至少兩個,議會最終被強制解散,又被抓回去繼續。
拿破崙經歷了一系列的波折,在很多巧合的情況下才最終選擇動用軍隊,強迫議員們做出了自己想要的決定。
原有歷史上的政變過程並不果斷,與神洲古代的政治鬥爭相比宛如兒戲。
這個世界的拿破崙就果斷了很多,主要是因為這個世界的大明影響更大,拿破崙也看了很多大明的書籍。
拿破崙專門研究過很多神洲王朝開國皇帝成為皇帝的過程。
用神洲歷史上的經驗,結合法國當前的局勢,制定了一套簡單粗暴的行動方案。
拿破崙以自己要參政的名義,號召議員支援自己主持政務和軍事,這在當前的共和制度下是合法的,
法國此時還是共和國,主權在民和民主的基本制度還沒有破。
拿破崙既然主動走合法手續參政,督政府也沒有直接懷疑拿破崙想要搞什麼大事。
拿破崙不斷地與議員和商人們接觸和聯絡,打著要在議會上參選督政官的名義,做好了政變的準備。
直到拿破崙真正發動政變的時候,一切都結束了。
拿破崙用自己帶回來的親信部隊擊潰議會衛隊,控制了議會現場。
然後拿破崙上臺講話,號召現場的議員們支援自己執政,解決法國現在的問題。
接下來讓自己事先拉攏的議員提出自己要求的議案。
直接解散現有的督政府,同時授權拿破崙指揮法國所有軍隊,並擔首席任執政官。
在武力威逼下,議會現場透過這些所有的議案,拿破崙也直接現場宣佈就職。
進而任命自己的主要親信,擔任執政府的重要官職,組成執政府內閣。
整個政變的過程只有短短一個上午的時間,可以說相當的高效。
當議會和拿破崙的命令公佈出去,原有督政府的官員都是一片茫然,但是最終卻沒有出現什麼大的亂子。
中低層的官員直接接受了現實,幾個原有的督政官也直接躺平等死。
一來,拿破崙此時的威望太高,可以算是法國此時活著的軍神,普通政客拉人反對他就是找死。
二來,法國大革命以來,各方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政變事件層出不窮。
不只是爭奪執政權的政變,甚至於法律的實施與否,有時候也需要透過政變來決定,也就是議會層面的政變。
各個階層和群體的代表,打著啟蒙思潮旗號的政客,在議會和政府中表演和爭鬥。
巴黎的民眾現在已經麻木了,也已經開始厭倦了。
各個階層都開始渴求穩定,以至於保王黨的勢力都開始復興了。
很多人已經不再排斥有一個穩重的國王,率領國家回到過去穩定的生活中去。
白色恐怖中的巴黎市民,對督政府沒有多少好感,反而期待拿破崙這個將軍能做點不一樣的。
拿破崙還真的做出了不一樣的事情。
以往的歷次政變,每個派系上臺之後,首先都要展開一輪清算,清算前一屆的執政者,清算自己的政敵。
巴黎的斷頭臺過去的一百年都沒有這十年那麼忙碌過。
拿破崙上臺之後,對於原有督政府的人員,只是單純的免除了他們的職務,甚至都沒有抓捕他們。
以往的歷次政變之後,被關押起來的那些政客,現在還沒有來得及被處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