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移藩移民(1 / 2)

小說:大明不革命 作者:王子虛

移藩移民

咸寧四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宗室藩王朝會上,皇帝讓朱簡烜宣佈了撤藩和移藩的聖旨後,就宣佈朝會結束了。

皇帝和皇太子依次離場,其他的幾十個宗室親王和藩王們鬆了口氣。

內地的宗室親王們仍然頗為小心,沒有敢在大殿上隨意喧譁議論,而且這次的事情也跟他們無關。

但是海外的藩王們,早就習慣了一國之君的身份,沒有那麼多的顧慮。

等皇帝離開之後,藩王們就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一邊不緊不慢的往大殿外走,一邊小聲議論起來了:

「果然如傳說那樣,皇太子給的出路確實是移藩,還是陛下出面宣佈的……」

「咱們現在倒是不用擔驚受怕了,但是要開始發愁了……」

「你們怎麼想的?是撤藩還是移封?」

「要是去應天府居住還行,十萬銀鈔的俸祿也不算少。」

「這順天府跟個軍營似的,城內一個百姓都沒有,會喘氣的全是在衙門當差的。」

「連做飯的廚子都是皇商的夥計!」

「反而就我們這些宗室,在這個城裡是真的無權無勢,陛下若是不照顧,指不定被官員怎麼欺負的。」

「以往咱們在海外,好歹都是一國之君,到了順天府就變成亡國之君了。」

「當這樣的親王還不如去非洲當國王呢。」

「誰說不是啊,要是能跟崇禎以前那樣,在地方府城內建個王宮也行啊。」

「你們想什麼好事呢,崇禎以前的規矩到崇禎朝就沒了,咱們這些宗室只有去海外開荒才能有權,」

「這哪是移封啊,這又是去開荒,和崇禎年一樣的……」

「話雖如此,該去還是得去,崇禎以後內地宗室爵位是要代降的,出五服之後直接出籍為民。」

「就算是我們能接受,子孫也接受不了……」

「非洲的天氣……應該跟南洋差不多,咱們在南洋習慣了,去了非洲應該也不至於水土不服。」

「哎——走吧,走吧——」

已經當過國王的藩王,與尚未建國的親王,思維方式相差甚遠。

南洋藩國的君主們,大多都是從小生長在南洋的,他們早就已經習慣了南洋的生活,同時並沒有長期體驗本土的生活。

已經當了多年實權國王,習慣於在一國之內唯我獨尊,就很難放棄現有的身份和權力。

而且,藩王不只是要考慮自己,還要考慮自己已經成年的子孫們的想法,貿然決定撤藩留京可能會導致父子反目。

非洲雖然是更加遙遠的海外,但南洋同樣不是什麼好地方……

甚至於,就算是有些藩王現在南洋的封地不太好,現在還希冀著到非洲之後重新選封地,新封地能比原來的封地更好。

結果現有的三十三個海外藩王,最終只有四個撤藩,剩下的二十九個決定繼續去非洲開荒。

咸寧四十三年八月十九日,大明皇帝朱仲林再次在武英殿舉行朝會,召見大明本土所有外姓藩鎮君主。

崇禎所授藩鎮,只有公丶侯丶伯三種,公使用單字國名封號,侯丶伯使用雙字封號,大多是地名或者是區域名。

沒有郡伯丶州伯之分,也沒有子丶男封號。

所有的外姓藩鎮,本來以閩國公鄭芝龍丶蜀國公張獻忠丶渝國公李定國丶鄂國公左良玉丶黔國公沐天波五個本土國公為首。

現在鄂國公因阻礙北伐被廢,淮南侯以北伐有功進封,還是五個國公。

崇禎中期的時候,南直隸丶浙江丶江西丶湖南等地,也有一些候丶伯級別的小藩鎮,最初的君主是當地計程車族家族。

是崇禎南遷之後,為了重建和控制南京朝廷,將這些地頭蛇封到了地方。

崇禎中期以後威權越來越盛,也逐步掌握了更多的軍事力量,再加上南洋地區也逐漸開墾出來了。

崇禎就半威逼丶半強迫的,將這些武力虛弱的中小藩鎮遷到了南洋。

朝廷控制了淮河以南的南直隸大部分地區,浙江丶江西丶湖南丶廣東的絕大部分地區。

但是封地廣闊,主要是掌握著大量軍隊的大藩鎮,實在是折騰不動。

現在終於有機會動一動他們了。

老皇帝升座,再次讓朱簡烜宣旨。

首先正式宣佈,因鄂國公丶淮安伯阻撓北伐丶勾連清虜,罪無可恕,奪爵治罪,當事人處死,家族親屬終身勞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