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都是難以複製的個例。怎麼,你剛找到第四道神異的雛形,就準備展望第五了?」
季驚秋道:「我先前參悟【無相道典】,感覺【永珍】之上還缺了一個神異,三者合一,才能真正做到【無相道體】的真髓,見永珍以證無相。」
「哦?」隋滄海來了興致,為了教導這小子,他這段時間專門去深入瞭解了無相道體。
這門道體最神異之處,就是可臨摹萬法,化他人之法為自身假相,為己所用。
但最終,絕大多數武者都會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分不清「假相」與「真相」了。
這是一條涇渭分明地分水嶺。
勘不破此關,只能中規中矩,遠發揮不出無相道體的真髓。
隋滄海微笑道:「老夫以前也對無相道體有過研究,略有感悟,你可說來聽聽。」
「是『真我』。」季驚秋直言道,「【無相道典】的第一句話,就是『不見真我,怎見大道』。」
「我最近研讀古籍,愈發覺得,應以真我駕馭永珍,才可做到諸相為我,我非諸相,所以我覺得還應該有第五重神異。」
隋滄海沉默。
這小子還真參透了?
就看了個【無相道典】?
話說,這小子參悟【無相道典】的時候,才功體小成吧?
「你若想從道體中再銘刻一門神異,會很難。」
隋滄海沉吟片刻,解釋道,
「承載上限的本質,其實是法理的量化,神異是法理的凝聚。你道體中蘊含的法理僅夠凝聚四重神異,哪怕你再有奇思妙想,也湊不齊第五重神異所需的法理。」
「可是無相道體的困難之處,不就是它先天就需要比其他道體銘刻更多的法理嗎?」季驚秋問道。
「按理來說是這樣的……」
隋滄海在心中推演,
「眼下的你,遠遠無法凝聚第五重神異,圓滿,不……你需要將功體推到99以上,繼而逆反先天,攥取天地法理,或許能順勢銘刻第五重神異。」
季驚秋道:「隋師,還有一個月左右時間,我大致可以將功體推到哪一地步?」
「爭取圓滿,刻下第三重神異,後面就暫時別想了。大成後,功體難度會再度上漲。越趨於完美,進展就越慢,直到最後難如登天。」
「明白了。」
季驚秋微微頷首。
修煉就完事了。
有隋師親自現身指導,不會有錯的。
……
……
一間絕密的會議室內,會議長桌橫貫室內中央,分別坐於兩側的陳博士和牧先河對視了一眼。
兩人間沒有言語,可目光在空氣中碰撞,彷彿有火花迸濺。
火花中,滿含著聯邦國防部第二研究院和第四研究院之間的愛恨情仇,不僅僅是經費之爭,更是榮譽之爭。
而首座的老人,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面容上是歷經滄桑後的淡然與慈祥。
他看著兩個爭鋒相對的「年輕人」,溫和道:
「兩位,近些年天路前沿的狀況很糟糕,太素宮與萬武會非常關心你們的進度,他們認為繼續堅守遲早會被攻破,我們需要開拓新的『戰線』。」
陳海生與牧先河對視一眼。
玄天太素宮以及萬武會,是天路前沿三座山頭中的兩位,最早都由無上大宗師所創立,它們是聯邦目前鎮守天路的關鍵。
牧先河清了清嗓音,率先開口:
「從古至今,最好的防守從來都是進攻!」
老人贊同點頭。
「我們目前已經開闢出了一條通道,投入了超過兩位數的天人武者。」
「哦?」老人動容道,「是少見的大手筆了,那麼成效如何?」
「戰果可稱顯著!」這一刻,牧先河的神色沒有自得和欣喜,反而凝重道,「但在探索過程中,我們發現對面的強盛也超乎我們的預料。」
老人神色嚴肅,露出洗耳恭聽的姿態。
「根據送回的訊息,我們暫時可以確認,對面世界總體上被劃分為了九座界域大陸,並稱為九洲。」
「九洲?」老人微微失神,輕聲道,「這個名稱讓我想起了古星球時代。」
牧先河不為所動,他對歷史沒什麼興趣,也沒有老人的念舊,繼續道:
「我們選擇的降臨點,是九洲之一的『綠洲』,單論疆域面積,相當於是聯邦領土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