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聞仲還是保持著鎮定,說道:“原來是清虛道德真君,久仰大名。只是道兄不在崑崙山納福,卻為何要捲入這人間之事?”
清虛道德真君微微一笑,答道:“太師此言差矣,紂王昏庸無道,沉迷酒色,聽信奸佞,殘害忠良,致使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西岐明主已出,武王仁德佈於天下,黃飛虎棄暗投明,乃是順應天意,識時務之舉。
而太師助紂為虐,逆天而行,實非明智之舉。
今日我前來,就是要勸太師迷途知返,莫要再為那無道昏君效力,以免落得個千古罵名。”
聞太師聞言,哈哈大笑起來:“清虛道德真君,你可真是大言不慚啊!
我聞仲一生忠於殷商,豈會因為你三言兩語就改變立場?
況且,黃飛虎身為國戚重臣,卻背叛我大商,此乃大逆不道之罪。
聞仲身為太師,肩負保國安民之責,豈能坐視不理?
武王和姜子牙皆是亂臣賊子,妄圖顛覆殷商江山,我定會將他們剿滅,以正朝綱。
待我處置了叛逆,自有計較。”
清虛道德真君搖了搖頭,嘆道:“太師執念太深,不知悔改。
你一心維護殷商,卻看不清紂王的所作所為已將江山社稷推向深淵。
你所謂的忠誠,不過是在助紂為虐。
如今西岐崛起,順應天命,乃是大勢所趨。
若是太師肯放下成見,棄暗投明,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你若繼續執迷不悟,與天下正義之士為敵,終將萬劫不復。”
聞太師臉色一沉,喝道:“休要再巧言令色!我聞仲受成湯三代君主之恩,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哪怕紂王有過,我也當竭力輔佐,匡正朝綱。
西岐叛逆,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妄圖趁亂奪權。
我聞仲豈會怕你等?今日你我在此相遇,多說無益,手底下見真章吧!”
清虛道德真君見聞太師如此頑固,心中惋惜不已,說道:“太師既如此冥頑不靈,那我也只好奉陪到底。
只是今日之戰,非我所願。
我乃為天下蒼生著想,不忍見生靈塗炭。
但願太師能在戰後,反思己過,莫要再一錯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