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念動法訣,剎那間,狂風驟起,呼嘯著穿越樹林,揚起漫天沙塵,整個世界變得迷濛不清。
狂風肆虐,彷彿要將天地撕裂,大海沸騰,山脈崩塌,幡幢搖晃,發出如銅鼓般的響聲,眾將士雙眼難以睜開。
有詩讚曰:“玉虛玄妙訣輕念,靈符秘授妙無差。驅邪降魅隨心應,喚雨呼風似流沙。”
狂風過後,半空中悠悠盪盪,飄下雪花。雪花宛如鵝毛,紛紛揚揚,如同亂舞的梨花。好一場大雪!瀟灑飄逸,密密麻麻。起初是一片兩片,似鵝毛被風捲起在空中;隨後是千團萬團,如梨花雨般灑落大地。高山堆積,獐狐無處藏身;溝澗消失,行人舉步維艱。轉眼間,世界銀裝素裹;片刻後,乾坤粉妝玉砌。旅客難以沽酒,老翁苦苦尋覓梅花。飄飄蕩蕩如裁剪的蝶翅,疊疊層層令道路迷失。豐年祥瑞從天而降,真乃人間幸事,值得慶賀。
魯雄在中軍帳內,對費仲、尤渾言道:“七月秋日,竟降下如此大雪,實乃世間罕見。”
魯雄年事已高,如何經得起這般嚴寒?
費、尤二人亦是束手無策,心中惶恐不安。
然而,因申公豹在暗中助力姜子牙,增強了法術的威力,這場雪愈發狂暴,寒冷也愈發徹骨。
殷商的十萬雄師在這凜冽寒冬中苦苦支撐,卻束手無策。
士兵們在冰天雪地中瑟瑟發抖,身軀逐漸被嚴寒凍結,紛紛倒伏於雪地之上。
那刺骨的寒冷彷彿銳利的刀劍,輕易地穿透堅硬的鎧甲,直刺肌膚,令人難以抵禦。
十萬大軍在這茫茫大雪中,宛如渺小的螻蟻般孤立無援。
且說那姜子牙立於岐山之巔,眾軍士皆身著棉襖,頭戴斗笠,對丞相之仁德感恩戴德,紛紛稱謝。
姜子牙問道:“這雪深幾何?”
武吉回稟道:“山頂之上,積雪深約三尺,山腳下旋風盤旋,積雪深達五尺之多。”
姜子牙復又登上土臺,他散開頭髮,手持寶劍,口中唸唸有詞。
只見那空中彤雲逐漸消散,一輪紅日高懸當空,宛如火傘一般。
剎那間,積雪盡數化為流水,往山下奔騰而去。
只聞得一聲巨響,水流湍急,匯聚于山凹之中。
姜子牙看到積雪消融,水流湍急,滾滾而下。
忙施展符印,再次引發狂風大作。
只見到處都是陰雲密佈,將太陽都遮住了,狂風凜冽,不亞於嚴冬。
霎時間,把岐山凍作一塊汪洋。
姜子牙緩緩走出營帳,目光凝視著前方山下紂營。
只見那營中的旌旗和幡幢盡數倒伏在地,一片狼藉。
姜子牙轉身對身旁的南宮适和武吉二位將軍下令道:“你們二人率領二十名刀斧手即刻下山,進入紂營,將他們的首將給我擒獲回來!”
南宮适和武吉齊聲領命,帶著二十名威風凜凜的刀斧手迅速下山。
他們如猛虎般衝入紂營之中,卻發現整個營地陷入了一片死寂。
只見商軍士兵們被凍結在厚厚的冰層之中,動彈不得,彷彿時間已經凝固。
沒有一個人能夠逃脫這突如其來的嚴寒,全都凍死在了原地。
南宮适和武吉對視一眼,心中湧起一股寒意。
他們小心翼翼地穿梭於冰雕之間,仔細尋找著商軍的將領。
最終,他們找到了三人,也同樣被冰封在冰塊之中,臉上仍保持著驚恐的表情。
二人隨即命令手下將三人從冰塊中鑿出,帶回周營。
十萬士兵若是戰死,自是無礙,可這枉死,就不得了了。
無數冤魂怨氣匯聚成一股強大的洪流,直衝九霄。
這股怨氣之磅礴,令天庭玉皇大帝也為之色變。
天庭眾神驚慌失措,奔走相告,皆被這股驚天動地的怨氣所震撼。
捲簾大將一時不慎,失手打碎琉璃盞。
那清脆的破碎聲在瑤池中迴盪,使原本緊張的氣氛愈發凝重。
火雲洞中三皇伏羲、神農、黃帝也被這股怨氣驚動。
他們察覺到人間的動盪,心中燃起熊熊怒火。
伏羲微微皺眉,面色陰沉,沉聲道:“闡教門徒竟然如此肆意妄為,膽敢屠戮人族,簡直是無法無天!”。
神農輕嘆一聲,搖了搖頭,道:“闡教多道德之士,門下怎會出現如此惡徒?做出這等惡行,實在令人痛心。”
黃帝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