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聞太師大軍路過黃花山,只見此山高聳入雲,巍峨壯觀。
遠遠望去,山巒青翠欲滴,層層疊疊。
山中松影隨風搖曳,陡崖峻嶺相互映襯。
山間小徑崎嶇不平,水流曲折迂迴,鳥兒啼叫悠揚動聽。
聞太師見此山地勢險要,便下令安頓好兵馬,催開墨麒麟,親自上山察看。
他眼前有一處平坦地方,宛如一個戰場。
聞仲不禁感嘆道:“好一座山啊!若是朝歌能保持安寧,老夫來此黃花山隱居,享受清閒之樂,該是多麼愜意!”
接著,又見一片依依翠竹,古樹高松,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正當聞太師沉醉於山間美景時,突然聽到腦後傳來一陣鑼聲。
他急忙勒轉坐騎,原來是山下正在演練陣法,走的是長蛇陣。
陣頭有一員大將,面容如藍靛般深沉,頭髮似硃砂般鮮紅,上下獠牙突出,身披金甲,身穿紅袍,胯下騎著一匹黑馬,手持一柄開山斧。
聞太師身著紅袍,騎著異獸,手持兩根金鞭,正偷偷觀察著陣勢。
聞太師被這壯觀的陣法吸引,不知不覺間被山下計程車卒發現。
士卒們見狀,竟然停止了演練,前來稟報主將:“啟稟大王,山上有一人,正在窺探我們的巢穴。”
那人聽到稟報,抬頭一看,頓時大怒,立刻下令撤回陣法,然後策馬飛馳上山。
聞太師見一員猛將飛奔而來,英姿颯爽,勇猛非凡,心中不禁大喜:“若能收服此人,讓他去征伐西岐,正是用人之際啊!”
正想著,那匹馬已經來到了面前。
只見來將高聲喊道:“來者何人?如此大膽,竟敢來窺我山寨?”
聞太師道:“貧道見此山幽靜宜人,想在此結廬而居,早晚誦讀幾卷《黃庭經》,不知將軍是否同意?”
來將聽後,更加憤怒,大罵道:“好一個妖道!”
隨即催馬向前,揮動手中的斧頭,徑直朝聞仲砍來。
聞仲用金鞭迎上,鞭斧交加,二人勇戰在高山之上。
聞仲征伐多年,見過無數豪傑,並未把他放在眼裡。
二人你來我往,斧光鞭影閃爍,一時間竟難分高下。
那將斧法凌厲,招招都帶著呼呼風聲,直劈向聞太師。
聞太師卻不慌不忙,手中金鞭舞動得密不透風,將那斧招一一擋下。
戰了數十回合,聞太師漸漸摸清了對方的路數,開始發力反擊。
他手中金鞭一揮,一道光芒閃過,直逼那將。
那將也不甘示弱,側身躲過,回手一斧砍向聞太師的坐騎。
墨麒麟機靈地一跳,避開了這一擊。
聞太師趁機又是一鞭,抽向那將的手臂。
那將吃痛,手中斧頭險些掉落。
但他咬咬牙,再次揮舞斧頭,與聞太師戰在一起。
聞仲見那使斧的將領有些本事,心中暗自盤算:“待我將此人收服,帶他前往西岐,即便不能成就大事,也總能有所作為。”
想罷,聞仲鞭策胯下坐騎,如疾風般向東疾馳而去。
那將領在後方窮追不捨,胯下駿馬亦是奮蹄狂奔。
聞太師耳後傳來陣陣清脆鈴聲,他手中金鞭猛地一揮,只聽得平地一聲巨響,一座閃耀著耀眼金色光芒的牆壁拔地而起,宛如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將那員大將緊緊圍困其中。
緊接著,聞仲施展金遁之術,剎那間,那將領連同那座金色牆壁一同消失得無影無蹤。
聞仲回到山上,緩緩下了戰騎,悠然地倚靠在一棵古松旁,隨意地坐在一塊石頭上。
這山中隱隱還瀰漫著幾道殺氣。
正在此時,一名觀戰的小校匆忙跑下山來稟報:“啟稟二位大王,有一個身著紅衣的道人,將大千歲引入一陣黃色的霧氣之中,然後就不見了蹤影。”
二將聽聞,急切地詢問那報事的嘍囉:“現在他在哪裡?”
小校連忙回答道:“現在就在山上坐著呢。”
二人聞此,頓時怒髮衝冠,急忙翻身上馬,手持兵器,率領一眾嘍囉齊聲吶喊,如洶湧的潮水般殺上山來。
聞太師見他們來勢洶洶,卻不慌不忙地跨上墨麒麟,手中金鞭輕輕一揮,高聲喊道:“二位將軍且慢!”
二將抬眼望去,只見聞太師竟是一個長著三隻眼睛的道人,心中不禁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