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天戒,明辨賢愚,輔佐守護這片土地,從未虐待百姓,擾亂政事。如今百姓安居樂業,萬物繁榮,子牙不知太師所指的不明事理之處究竟何在?”
聞仲怒目圓睜,道:“你休要巧言善辯,卻不知自己已犯下大錯。如今紂王在上,你不尊君命,擅自擁立武王,此乃欺君之罪,還有何罪比這更為嚴重!你竟敢收留叛臣黃飛虎,分明是藐視君上,此乃欺君之舉!你還心安理得地抗拒朝廷,這叛君之罪,更是罪加一等!待到問罪之師到來,你不但不知罪,還膽敢擅自抗拒,殺戮軍士命官,這大逆不道之罪,誰能比你更為惡劣!如今我親自前來,你卻依舊依仗自己的才能,不肯投降,還興兵抗拒,妄圖用巧言掩蓋是非,實在是令人痛恨至極!”
,!
姜子牙笑著回答:“太師此言差矣!自立武王,固然是我西岐未曾先行請奏,但子承父業,有何不可?況且天下諸侯大多都反了成湯,難道這也是欺君不成?只是人君先自敗壞綱紀,不足以成為萬民之主,所以眾人皆叛離不臣,這過錯難道全在我等嗎?收納武成王,正是‘君不正,臣投外國’,也是理所當然之事。如今為人君者尚且不自我反省,卻一味地責備臣子,不覺得羞愧嗎?若論殺戮朝廷命官士卒,是太師你到此自尋死路,自取其辱,我等並未率領一軍一卒,去協助諸侯,或攻打關隘。太師威名震八方,今日又到此地,未免有輕舉妄動之嫌,我姜子牙怎敢抗拒?不如依照我的愚見,太師請暫且回師,各守疆界,我們還可相安無事;若太師執意憑藉一己之私,逆天行事,然而兵家勝負,尚不可知。還請太師三思,不要損害了自己的威名。”
聞仲被這一番話氣得麵皮通紅,又看見黃飛虎在寶纛之下,便大呼道:“逆臣黃飛虎,出來見我!”
黃飛虎當面難以迴避,只得向前欠身說道:“末將自別太師,不覺數年過去,今日又相見,末將的冤屈,或許可以得以申明。”
聞太師喝道:“你這孽障,滿朝富貴,大多出自黃家,你一旦負君,造反助惡,殺害命官,罪惡滿盈,還敢強辯!”
隨即下令:“哪一員將官,先把這反臣拿下?”
左哨上鄧忠大叫道:“末將願往。”
說著便騎馬搖斧,衝向黃飛虎。
黃飛虎驅動五色神牛,手中長槍迎向鄧忠。
張節也挺槍來助鄧忠,周營內有大將南宮适上前抵住;
陶榮使鐧飛馬前來助戰,這邊廂武吉撥馬搖槍,抵住陶榮。
兩陣上六員戰將,三對交鋒,你來我往,沖沖撞撞,上下翻騰,殺得難解難分。
只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辛環見三將不能取勝,把脅下肉翅一夾,飛起半空,手持錘鑽朝著姜子牙打來。
此時黃天化催開玉麒麟,兩柄銀錘抵住辛環。
聞仲催開墨麒麟,舞動兩條金鞭衝殺過來,直取姜子牙。
姜子牙忙催動四不相,急忙招架相迎。
兩獸相交,竟生出雲霧。
且說聞太師鞭法凌厲,且伴有風雷之聲,他久慣征戰,四方響應。
姜子牙如何抵擋得住,甚是難以招架。
只見聞太師祭起雄鞭,飛在空中。
此鞭原是兩條蛟龍化成,雙鞭按陰陽,分二氣。
那鞭在空中打將下來,正中姜子牙肩臂,姜子牙頓時翻鞍落騎。
聞太師正欲來取首級,這時楊昭登上玉麒麟,揮著方天畫戟大叫:“勿要傷吾師叔!”
朝著聞太師面上刺去一戟,聞仲抬鞭抵擋時,早有辛甲將姜子牙救回。
只見聞仲雙眉倒豎,怒目圓睜,手中金鞭揮舞得虎虎生風,猶如一條兇猛的蛟龍。
楊昭則是奮力抵抗,手中方戟如游龍般上下翻飛,試圖尋找聞仲的破綻。
聞仲與楊昭戰了回合,突然,聞仲大喝一聲,祭起金鞭,化作一道金光,以雷霆萬鈞之勢朝著楊昭狠狠地抽去。
楊昭未曾防備,被這一鞭打得措手不及,身體如斷線的風箏一般,從玉麒麟上跌落下來。
聞仲正要取楊昭性命,說時遲那時快,早有楊戩躍步趕來,手中三尖兩刃刀寒光一閃,如閃電般架住金鞭。
隨後金吒,木吒,韓毒龍趕來一起圍攻聞太師
聞仲見狀,心中大怒,他連發雙鞭,雌雄不定,或起或落,猶如狂風驟雨般向金吒、木吒和韓毒龍攻去。
只見聞仲的雙鞭在空中交織成一片金色的光影,鞭影所到之處,風聲呼嘯,氣勢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