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葉如同綠色的雲朵。
“比如此棵樹,其樹幹筆直,枝葉繁茂,汝能否想到用何樣之符號來表示?”
倉頡聽聞,目光緊緊盯著那棵樹,陷入深深之沉思。
時間彷彿於此刻靜止,唯有微風輕輕拂過其臉龐。
片刻之後,他蹲下身來,用手中之樹枝在地上緩緩畫出一個類似樹之形狀。
餘元接著說道:“不錯,但要注意符號之簡潔與統一,既要能準確表達,又要便於書寫與記憶。陰陽相生,動靜相諧,此乃道之根本。汝所創符號,亦當遵循此理。”
在烏雲仙和餘元之啟發下,倉頡彷彿開啟一扇全新之門,其思路逐漸變得開闊起來。
從此,他們三人結伴而行,一同觀察日月星辰之運轉軌跡,感受山川河流之雄渾氣勢,探尋飛禽走獸之獨特習性。從這些自然之物中源源不斷地汲取靈感。
有一次,倉頡看到一隻色彩斑斕之鳥在鬆軟之土地上留下一串獨特而規律之爪印。
那些爪印錯落有致,形狀優美。就在這一瞬間,倉頡之腦海中靈光一閃,他想到可以用類似之符號來表示鳥類。
他興奮地在地上比劃著,眼中閃爍著激動之光芒。
在之後之日子裡,倉頡廢寢忘食地投入到文字元號之創造中。
他反覆琢磨每一個符號之形狀和意義,不斷地嘗試和改進。
有時候,為了一個符號之完美呈現,他會在地上畫寫數百遍,直至滿意為止。
日月交替,星辰流轉,倉頡歷經無數艱辛,終於,一套初步之文字元號逐漸在其筆下成形。
那一個個符號彷彿擁有著生命,它們承載著人類之智慧和情感,即將開啟一個全新之時代。
金靈久居洞府,卻一直心繫倉頡造字之事,時刻以神念關注其進度。
此刻,當那關鍵之刻來臨,倉頡筆走龍蛇,一個個奇妙的字元躍然於世,金靈內心震撼且激動,難以自抑。
她心中暗歎:“此乃天地間之大造化,倉頡以凡人之軀,悟陰陽之變,通乾坤之理,創此驚世之文字,實乃道之顯化。”
隨後,金靈掐指一算,道:“此字一成,當引天地異動,或有祥瑞降臨,亦或有魔障叢生。”
當此套文字元號誕生之須臾,天地之間仿若響起一陣雄渾宏大之轟鳴,其聲震徹九霄,直貫幽冥。
倉頡創此文字之後,竟現“天雨粟,鬼夜哭”之異象。
上蒼普降粟米,乃因世人得此文字,靈智頓開,慧根漸顯。
有此智慧之靈光,便能明悟天地之機,洞悉萬物之理,從而創造無盡財富,開拓廣袤福澤。
而鬼夜哭者,實因文字具昭彰之能,可揭露其諸般惡行。
文字如浩然之光,驅散陰霾邪祟,令其醜惡無所遁形。
鬼祟邪魅行於暗夜,懼此光明,恐其罪行敗露,故而悲哭哀號。
此乃天道迴圈,陰陽互濟之理。
文字既出,道運流轉,正氣昌盛,邪祟自憂。
與此同時,聖人及洪荒一眾大神通者亦感知到這一偉大之成就。
通天教主於碧遊宮中撫掌大笑:“妙哉!倉頡造字,功在千秋。烏雲仙、一氣道人餘元協助有功,當有賞賜。此乃順應天道之舉,為洪荒文明添彩,實乃大善!”
元始天尊於玉虛宮中微微頷首,言道:“此乃人類之進步,亦是天道之演化。”隨後又無奈嘆息一聲。
太上老君在兜率宮中睜開雙眸,露出欣慰之色:“文字之現,乃文明之基石。”
女媧西方二聖亦有所感,讚歎不已。
天降無量功德,堪比兩皇證道。
那功德之光如璀璨之星河,照亮整個世界。
倉頡沐浴在這功德之光中,身體發生奇妙之變化。
他從一個平凡之人類,瞬間脫胎換骨,成為一位大羅神仙。
然而,倉頡雖擁有一身高深道行,卻不具戰鬥力。
他之心思始終都在那創造之文字元號上,希翼能夠讓它們更加完善,更好地服務於人類。
而另一邊,在相助倉頡之過程中,烏雲仙憑藉自身之悟性和努力,修為突飛猛進。
此刻功德降臨,成功進入大羅金仙之境,且道行不斷增長,直至大羅中期。
餘元亦憑此突破到了大羅初期,他謹記師尊金靈聖母之教誨,突破大羅初期後,把多餘之功德收起。
此刻金靈雙目微閉,運轉玄功,試圖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