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奧符文,符文閃爍著神秘的光芒,隱隱散發出浩然正氣。
金靈道:“此乃《山河訣》,乃為師專門為你所創,可助汝引水調洪,操控山河之力,移山填海,改天換地。亦可護身自保。汝需勤修不輟,方能掌握其中奧妙。”
大禹心中感激,雙手捧卷,虔誠說道:“弟子必不負師命,定當勤修苦練,掌握此訣,為治水大業盡力。”
金靈見大禹心志堅定,甚感欣慰,遂道:“大禹,治水之路艱難險阻,然汝心志堅毅,必能克服重重難關。然天下大亂,洪水滔天,除了天災,亦有妖魔作祟。其攪動風雲,致使洪水氾濫,淹沒萬頃良田,生靈塗炭。”
大禹握緊拳頭,眼神堅定,如鋼鐵般不可動搖:“妖孽橫行,禍亂蒼生,吾當斬妖除魔,還天地清明。”
金靈聽聞大禹的誓言,她點頭道:“大禹所言甚是,然妖魔兇惡,法術詭異,汝當小心行事。為師將召集截教眾仙,共同協助汝降妖治水。”
隨後,金靈聖母心念一動,以無上法力傳音至截教眾仙耳中。
片刻之間,截教仙人無當聖母、龜靈聖母,烏雲仙,雲霄,餘元等紛紛聚集於金靈身旁。
眾仙周身靈光閃耀,齊聚重華宮,等待她的指示。
金靈輕拂衣袖,環視眾仙,鄭重道:“今妖魔作祟,洪水滔天,蒼生苦不堪言。大禹立誓除魔治水,如遇妖魔,爾等當全力相助,共同降妖平災。”
無當聖母率先表態,其聲清脆響亮:“大禹治水,乃天命所歸。我等截教弟子,自當竭盡全力,助其成就大業。”
其餘眾仙亦同聲應道:“我等願隨大禹,共同降妖除魔,平息洪災。”
然治水之道,非止降妖而已,尚須需有神兵利器。
首陽山,靈脈匯聚,寶氣沖天。
金靈遂親赴首陽山尋的首山之銅。
她運起三昧真火,雙手掐動神秘法訣,口中唸唸有詞,周身靈光閃耀,宛如一輪璀璨烈日。
真火在她的操控下,呈現出紫、青、白三色,焰苗跳躍,熾熱無比。
施展煉器之法時,她以靈識引導真火之力,融入煉器材料之中,剔除雜質,凝練精華。
歷經七七四十九日,日夜不息,終成開山斧。
此斧斧刃鋒利無匹,寒芒閃爍,似能割裂虛空。
斧身沉重如山,其上刻有繁複的道紋,乃是以玄門真言銘刻,蘊含天地之靈韻。
斧中更有強大靈力內斂其中,這靈力源自於真火的淬鍊與金靈的法力灌注,使得此斧不僅具有開天闢地之威,還能與使用者心意相通,發揮出超乎尋常的威力。
金靈將開山斧賜予大禹,說道:“此斧乃首山神銅所鑄,威力無窮,可劈山鑿路,助汝治水大業。”
與此同時,多寶道人來到金靈處。
多寶道人仙風道骨,寶光環繞。
他拿出一根鐵棒,棒身黝黑,散發著神秘的氣息。
多寶道人道:“此乃貧道將九轉鑌鐵煉製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打造而成的,剛出爐時還只是一根通體黝黑的鑌鐵神棍,重一萬三千五百斤。此棍頗具靈性,跳脫多變,靈氣未消,恐怕大禹難以駕馭,須有先天靈物方可鎮壓!”
金靈聞言,微微一笑:“這有何難。”
隨取葫蘆藤一小部分,分作兩段,化為兩根仙藤箍子套在鑌鐵棒兩端。
仙藤之上符文閃爍,靈力流轉,恰好能鎮住此棒。
至此鑌鐵棒算是最終成形,其名為“靈陽棒”,只因其採天地之靈氣,方成如今至陽之兵,是以得其名。
大禹得此棒後,滿口稱好,但是卻稱靈陽棒之名不妥,只因治水乃是茲陰之功,卻不可以陽為名,於是又在鐵棒上刻上龍紋鳳篆五個大字:如意金箍棒!
又得知此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遂又在其後補上七字:一萬三千五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