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渭水訪賢,又起風波(1 / 4)

話說文王姬昌歷經重重險阻,終回西岐。

西岐民眾相迎,三日升殿後,文王向眾人講述雷震子救己出五關之事,眾人皆震驚於雷震子的非凡神威。

此時,有人提議為公子邑考報那醢屍之仇,進兵朝歌。

文王嚴詞拒絕,為人臣子當以忠孝為先,不可違理。

南宮适雖覺公子冤屈,可文王堅稱邑考乃自取其亡。

文王心繫西岐,決意建造一座名為靈臺,以應災祥。

散宜生獻計可付工銀,讓百姓自願參與。

文王依言張榜告示,西岐軍民見後,欣喜無比,紛紛出力建造靈臺。

不過旬月,靈臺便大功告成。

文王視察之時,覺臺下缺少池沼,欲再開建。百姓毫無怨言,積極響應。

挖沼之際,竟挖出一副枯骨,文王速命人用匣子盛起,埋於高處,百姓對文王仁德讚不絕口。

一日,文王因在靈臺看挖沼池,不覺天色已晚,回駕不及。

遂與文武在靈臺上設宴,君臣共樂。

席散後,文武在臺下安歇,文王則在臺上設繡榻而寢。

時至三更,文王正酣睡於夢中,忽見東南方一隻白額猛虎,脅生雙翼,猛撲向帳中。

文王急呼左右,只聽臺後一聲巨響,火光沖天。

文王驚醒,嚇出一身冷汗。

聽臺下已打三更,文王暗自思忖:“此夢不知主何兇吉,待天明再作商議。”

次日清晨,文武上臺參謁完畢。

文王問道:“大夫散宜生何在?”

散宜生出列,行禮道:“大王有何宣召?”

文王曰:“昨夜三鼓做了一個怪夢,夢見東南有一隻白額猛虎,脅生雙翼,向帳中撲來。孤急呼左右,只見臺後火光沖天,一聲巨響,驚醒後才知是夢。此兆不知主何吉凶?”

散宜生躬身賀道:“此夢乃大王大吉之兆。預示大王將得棟樑之臣,大賢之客,絕不亞於風后、伊尹。”

文王疑惑道:“卿何以見得如此?”

宜生曰:“昔商高宗曾有飛熊入夢,得傅說於版築之間。今主公夢虎生雙翼者,乃熊也,又見臺後火光,乃火煅物之象。今西方屬金,金見火必煅,煅烘寒金,必成大器。此乃興周之大兆。”

眾官聽罷,齊聲祝賀。

文王傳旨回駕,心中欲訪賢才,以應此兆。

話說姜子牙自從來到蟠溪之地,便一心隱遁,每日垂釣渭水,誦讀《黃庭》,守時候命。

然而,馬氏卻對他的行為極為不滿。

“你這沒用的東西,整天就拿著那破魚竿晃悠,我們都快餓死了,你還在這做白日夢。”

馬氏怒目圓睜,大聲罵道。

姜子牙微微皺眉,平靜地回應:“夫人莫惱,吾乃守時待命,時機一到,自會有所作為。”

“等?等什麼等?你就會說等,等了這麼久,也沒見你有啥出息。我真是瞎了眼才跟你來此地。”

馬氏的怨氣如火焰般燃燒。

數日後,馬氏見姜子牙依舊如故,更是火冒三丈。

“你這蠢貨,那破魚竿連個餌都沒有,能釣著啥魚?你也不想想辦法,整天就知道裝模作樣。”

姜子牙無奈道:“夫人莫急,時機未到,不可強求。”

“我當初真是瞎了眼,跟了你這沒出息的廢物。你要是有點本事,我們也不至於過得這麼慘。”

馬氏繼續吼道。

姜子牙心中苦澀,道心也微微動搖,他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只感覺這人生真難,乾脆死了算了,管他什麼封神大業。

就在這時,正在訪賢的文王姬昌聽聞蟠溪之地有一位高人,決定親自前來拜訪。

姜子牙如往常一樣,靜靜地坐在渭水邊垂釣。

文王帶著隨從來到姜子牙身邊,看著這位氣質不凡的老者,心中暗自讚歎。

文王傳旨士卒暫在林外扎住,不必聲揚,恐驚動賢士。

文王下馬,同散宜生步行入林。

只見子牙背坐溪邊,文王悄悄地行至跟前,立於姜子牙之後。

姜子牙明知駕臨,故作歌曰: “西風起兮白雲飛,歲已暮兮將焉為。五鳳鳴兮真主現,垂竿釣兮知我稀。”

姜子牙作完,文王說道:“吾聞先生道號飛熊,隱於這蟠溪之地,今日得見,實乃吾之幸事。””

姜子牙聽到聲音回頭一看,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