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也顧不上許多,當即領眾人匆匆返回相府。
路上寒風呼嘯,倒是為這場風波添了幾分肅殺之氣。
踏入相府,姜子牙不見馬氏,問常在馬氏身旁侍奉的丫鬟:“夫人呢?”
“回相爺,相爺前腳剛走,夫人便神色匆匆地出去了,還不讓奴婢跟著,奴婢不知夫人去了何處。”
姜子牙聞言心中湧起一股不祥預感,若馬氏逃脫,自己就算渾身是嘴,也難證清白。
不僅一世英名毀於一旦,更無顏面對西岐將士,還有何面目執掌封神大業?
這時楊昭提醒姜子牙道:“師叔,如今馬氏不知所蹤,事態緊急,何不起一卦,以算其行蹤?”
姜子牙大喜道:“呀,多虧賢侄提醒。一時心急,竟忘記卜卦之術。”
言罷,姜子牙從袖中掏出三枚銅錢,就地起卦。
然而,待卦象一成,姜子牙臉色略顯凝重。
接著再次起卦,一連起卦三次,姜子牙瞬間變得慘白如紙。
卦象之上,竟查無馬氏此人。
姜子牙只覺一股寒意從脊樑骨直往上躥,這般結果,無外乎兩種可能。
一是馬氏已然遭遇不測,世間在無此人,自然算不得行蹤;
二則是有那神通廣大之輩,遮蔽了天機,有意阻礙姜子牙探尋馬氏行蹤。
眾人見姜子牙神色異常,紛紛焦急地問道:“丞相,可曾算出馬氏的下落?”
姜子牙滿心無奈與苦澀,只得如實相告:“卦象顯示,查無此人。”
申公豹一直在一旁冷眼旁觀,此刻見狀,立刻發難。
“姜尚,莫不是事情敗露,你為了掩蓋罪行,暗中殺人滅口了吧!”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目光紛紛投向姜子牙,一時間議論紛紛。
姜子牙心中有苦難言,急忙辯解道:“申公豹,休要血口噴人!我姜子牙乃修道之人,向來淡泊名利,視財物如糞土,豈會做出這等傷天害理之事。”
申公豹卻不依不饒,冷笑一聲,指著姜子牙身上的大氅,又看向大廳中燃燒的銀炭,又看向府中眾多僕人道:“哼,姜尚,
你身著這價值千金的大氅,府中奴僕成片,大廳之中用著昂貴的銀炭,如此奢靡,還敢說自己不喜財物?”
“況且當年你我二人同在崑崙山學藝之時,聖人金口玉言你無緣仙道,卻可享人間富貴。如今看來,只怕你姜尚早就在為自己今生的榮華富貴做打算了吧!”
申公豹這一番誅心之言,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刺向姜子牙,讓其陷入了極為不利的境地。
申公豹旋即轉身,朝武王道:“大王,此事蹊蹺萬分,諸多疑點盤根錯節。姜子牙至今難以自證其清白,軍中將士議論紛紛,人心惶惶。為徹底查明真相,撥雲見日,還我西岐朗朗乾坤、一片清明,懇請大王恩准,即刻查抄相府,以正視聽。”
姜子牙見此,如何能阻止,這樣豈不是做賊心虛。
“大王,身正不怕影子斜,老臣問心無愧,若查抄相府之舉能讓真相大白於天下,還將士們一個真相,老臣絕無任何異議,甘願全力配合。”
武王見此情形,權衡再三,下令命人查抄相府。
一眾士兵領命後,迅速行動起來。
一番細緻的搜查之後,在姜子牙與馬氏的臥房之中,竟發現了數箱黃澄澄的黃金,那耀眼的光芒刺痛了眾人的雙眼。
此外,府中還藏有大量的人參等名貴珍饈,每株都價值不菲。
看到這些堆積如山的財物,在場眾人瞬間一片譁然。
姜子牙完全傻了眼,呆立當場。
臉色慘白如紙,毫無血色,嘴唇微微顫抖著,喉嚨裡像是被什麼東西哽住了,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姜子牙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與自己同床共枕多年的馬氏,竟如此惡毒愚蠢。
黃金就明目張膽地放在臥房之中,他與馬氏每日在此起居,朝夕相處。
如今這般狀況,若說他對此毫不知情,又有何人能夠相信?
此刻,姜子牙真是陷入絕境,百口莫辯。
除了楊家兄弟,就連平日裡對姜子牙敬重有加的闡教弟子,此刻看向姜子牙的眼神也發生變化。
原本的信任與敬重已然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滿目狐疑與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