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呂嶽敗逃,門人遭誅(1 / 2)

商營這邊,呂嶽在營中過了七八日,對眾門人斷言:“西岐軍民想必已盡數滅絕。”

蘇護在中軍聽聞此言,心中極為不悅。

又過兩日,蘇護便派人暗中出營檢視,只見西岐城上幡幢依舊,行人往來不斷。

不禁心中大喜,暗忖:“呂嶽所言,不過是愚弄我等罷了,定要駁斥他一番。”

蘇護返回中軍,對呂嶽直言:“老師說西岐軍民盡絕,如今城中卻有人馬往來,此事顯然不實,老師打算如何處置?莫要把前言當作戲言。”

呂嶽聞言,猛地挺直身子,驚道:“豈有此理!”

蘇護趕忙表明:“這是我適才親眼所見,豈敢胡言亂語!”

呂嶽心中滿是狐疑,猛地一甩袍袖,大步跨出營門,抬眼向著西岐城的方向望去。

果如蘇護所言,眼前的景象與他所料大相徑庭。

西岐城非但沒有如他想象中那般死寂荒蕪,籠罩在死亡的陰霾之下。

反倒處處透著蓬勃的生機,城牆上旗幟烈烈,城下人馬往來。

呂嶽眉頭瞬間緊鎖,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抬起雙手,寬大的衣袖滑落,露出乾枯手指,掐指推算。

片刻之後,呂嶽臉上瞬間閃過一絲驚怒道:“原來是申公豹往蓬萊一氣道人手中借了丹藥,救了這一城生靈!哼,好個一氣道人,身為截教門人,卻跟貧道作對,這事沒完。”

說起這截教,現在也是暗流湧動。

一氣道人餘元如今奉通天教主法旨,掌管截教外門事宜。

自打餘元代替趙公明掌管截教外門,就猶如往平靜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千層浪,引得部分弟子極為不滿。

尤其是呂嶽和羅宣這兩位,他們在截教外門中本就頗具威名,修為放在內門弟子之中也是佼佼者。

平日也算安分,在自己的道場潛心修煉,參悟道法,逍遙自在。

趙公明執掌截教外門時,行事風格較為寬鬆。

他對弟子們的要求並不嚴苛,只要不是太過分,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他看來,截教弟子本就應當追求自由灑脫,不受過多拘束。

在這種寬鬆的氛圍下,外門弟子們猶如脫韁的野馬。

他們仗著神通道法,在洪荒之中縱橫捭闔,行事張揚,只要不觸及大的原則底線,便不會受到過多幹涉。

然而,餘元的到來打破了這種平衡。

在呂嶽和羅宣這些自認為是二代弟子的人看來,他們怎麼能受一個三代弟子管轄。

縱使這個三代弟子身份尊貴,是三代首徒。

呂、羅等人覺得自己無論是在輩分還是實力上都更勝一籌,自然不把餘元放在眼裡。

呂嶽和羅宣對餘元的不滿,不僅僅體現在對其身份的質疑上。

餘元下達的禁令,要求截教外門弟子不得參與商周之爭,不得隨意屠戮凡人。

特別是餘元又下令,要求所有外門弟子不得隨意參與人間商周之爭,不得以道術屠戮凡人,否則生死不論。

此令一出,更是引得大部分截教外門弟子心生不滿。

前任外門大弟子趙公明被闡教所害,此仇不報非君子。

正是截教弟子揚名立萬、為大師兄雪恥的大好時機,怎能退縮?

況且截教向來講究順應本心、隨性而為。

如今卻被這道禁令束縛手腳,不能在這商周大戰的風雲變幻中施展神通、博取名利,簡直憋屈至極。

在他們眼中,餘元的命令就是一種束縛。

他們對一氣道人餘元的態度也十分傲慢,根本不把餘元當回事。

而餘元呢,對於外門弟子們的不滿,只是神色平靜地任由那些抱怨的聲音在教中迴盪。

這些弟子中,大多數平時只修法力,不修道德。

不識得天數,當大劫降臨,即便擁有通天徹地的法力,也難以抵禦命運的滾滾洪流。

一切皆為命中註定,強求不得,唯有順應天命,心懷善德,方有可能尋得一線生機。

當下,呂嶽忙命四門人以及鄭倫:“你們各領三千人馬,趁西岐眾人身弱無力,殺進城去,盡情屠戮。”

鄭倫領命,前來向蘇護調派人馬攻打西岐。

蘇護心中明白呂嶽難以攻破姜子牙防線,便調出一萬二千人馬。

周信領三千往東門殺來;李奇領三千往西門而去;朱天麟領三千衝向南門;楊文輝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