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公明與玄陰子於中途分別,玄陰子身負國師之重任,須返回朝歌繼續輔佐紂王。
趙公明則徑直朝西岐前行,此前他已傳信給自己的兩名徒兒——陳九公和姚少司,約定了相見之地。
這兩名弟子接到信後,不敢有絲毫耽擱,於路途中尋得一座仙山靜候。
此山靈氣氤氳,宛如輕煙繚繞。
未幾,趙公明如約而至。
師徒三人正欲離去,卻見山腳下狂風驟起,彷彿有千軍萬馬奔騰而來,沙塵漫天。
趙公明定睛觀瞧,只見一隻黑虎從煙塵中疾馳而出,氣勢磅礴。
那黑虎渾身黑毛似墨染,雙目如星,閃耀光芒,搖頭擺尾之際,震撼山河,盡顯王者風範。
趙公明見此,心中大喜:“實乃天助我也!此行正需一坐騎,昔日見玄道友之坐騎威風凜凜,心中羨慕至極,未曾想今日天賜此虎,正合我意。”
趙公明身形一晃,出現在黑虎面前。
他伸出雙指,看似隨意地往黑虎額頭一點,這黑虎竟似被施了定身咒,剎那間動彈不得,伏於地面。
趙公明當即取出一根仙絲絛,繫於虎頸,而後縱身躍上虎背。
他輕撫虎頭,手中掐訣,一道符印印於虎頸之上。
須臾間,黑虎周身風雲湧動,四足生風,馱著趙公明如疾風般飛馳而去。
陳九公和姚少司見狀,亦趕忙施展仙法,緊緊尾隨其後。
須臾之間,趙公明已至成湯營前。
他從容下虎,那黑虎顯形,轅門眾軍駭然失色,皆驚呼:“山君來了!”
陳九公趕忙寬慰眾人:“莫驚,此乃家師之坐騎。速去稟報聞太師,峨眉山羅浮洞趙公明上仙已至轅門。”
聞仲得報,匆忙出營迎接。
老友重逢,自是滿心歡喜。
聞仲笑道:“道兄,別來無恙,不知今日所為何來?”
趙公明佯作嗔怒:“哼,聞老弟,若非玄陰子相告,我尚不知姜子牙那廝欲將我門人斬盡殺絕。你為何不早些傳訊於我,邀我前來相助?”
聞仲賠笑道:“道兄莫怒,我原以為無需勞煩道兄大駕,豈料如今形勢險峻。此處非敘舊之地,請隨仲來。”
二人攜手邁入中軍帳,分賓主落座。
此時,四位陣主飄然而至,他們見到趙公明,匆忙躬身行禮:“拜見大師兄。”
趙公明微微頷首,示意眾人坐下。
眾人齊聚一堂,共議軍國大事。
聞太師沉重嘆息:“老夫奉王命西征,本欲平定叛亂。豈料那闡教門下姜尚,陰險狡詐,詭計多端,且其黨羽眾多,相互勾連。我軍屢戰屢敗,實無良策。無奈之下,我前往金鰲島請來秦完等十位摯友,佈下十絕大陣,本欲擒拿姜尚,平定戰亂。卻不想如今十絕陣已破其五,還折損了五位道友,他們無端遭此橫禍,實在令人痛心疾首,此仇不報,吾心難安啊!今日正自苦思無計,不想道兄竟至,如此,吾無憂矣。”
趙公明聞此看向四位天君,面色凝重問道:“四位道兄,此十絕陣如此精妙,何以反損五位道友?此等情形,著實可惡至極!”
四人聞聽,皆羞愧難當。
正說話間,趙公明驀然抬頭,看向姜子牙蘆蓬方向。
只見那蘆蓬前高高懸掛著一顆首級,他眉頭緊蹙,沉聲道:“那蓬上吊者掛何人首級?”
白天君滿臉悲憤,答道:“大師兄,此乃寒冰陣主袁角。”
趙公明見狀,登時怒髮衝冠,眼中怒火熊熊燃燒:“豈有此理!三教本同源,他們竟敢如此羞辱袁角,將其首級高懸示眾,我等顏面何存!待吾亦取他們一人首級懸於此處,看那姜子牙作何感想?”
言罷,他身形一閃,躍上虎背,手提神鞭,威風凜凜。
聞太師與四位陣主見此情形,亦紛紛出營。
只見趙公明乘虎提鞭,威風凜凜地出了營,口中高呼:“讓姜尚速來見我。”
其聲如雷,在空氣中激盪,傳出去甚遠。
楊昭正在蘆蓬邊凝神戒備,聽聞此聲,神色一凝,急忙奔上蘆蓬,向姜子牙稟報道:“師叔,有一騎虎道者在營外叫陣,來勢洶洶,請師叔定奪。”
燃燈道人聞報,眉頭微皺,神色凝重地對子牙說道:“來者乃峨眉山羅浮洞清風道人趙公明,此人在截教中地位尊崇,法力高深,神通廣大。你出去後務必小心應對,不可冒然行動,以免落入他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