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手機使用者輸入:♂m♂.♂♂♂♂.♂co3
電話的事情,沒有影響到周恆的心情。
掛了電話後,他想起先前天馬行空瞎想的事,想到了蓑衣,然後想起自己家裡好像有一件的。
找找看。
這些老物件,即使老爹也不常用了,不知道被收在哪個旮旯。
現在各種雨衣比蓑衣又輕便,防水還好,蓑衣註定是要被淘汰的。
周恆找了一陣,果然沒找到,於是扯著嗓子喊道:“媽,我們家的蓑衣呢?扔了沒?沒扔吧?”
今天下雨,地裡的活兒幹不了,小雞餵了後,也沒有別的什麼事情了,於是,老爹老孃在廚房弄吃的。
在他們這一帶,有一種小吃叫發糕,算是比較流行吧,每年不忙時,都會做個幾次吃,周恆以前在家的時候,經常能吃到,覺得特別好吃。
但後來已經好幾年沒吃到了。
雖然在外面也買得到,但總感覺味道不一樣,各種新增也不同,吃起來總是不太喜歡。
這不,回來這麼久,託了下雨的福,老爹老孃沒事幹,他又能吃上這種美食了。
主要是這東西做起來有點麻煩,又是要泡米,又是打米漿,又是要發酵,大火還要蒸那麼久,所以,並不是日常吃的東西。
平時農忙時,日常三餐是能簡化則簡化,不會吃這麼耗時的東西。
所以,隔那麼久才吃一次的小吃,總感覺特別的美味。甚至隔一段時間沒吃了,還會很想念。
這裡的發糕與別處的做法,可能不一樣,別處有用麵粉、玉米粉之類的做,但這裡用的是大米加糯米做的。
他們這裡的發糕,色澤潔白如玉、孔細似針、聞之鮮香撲鼻、食之甜而不膩、糯而不粘。
當然,做法也很繁瑣,要提前一晚上先泡米,大米和糯米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才行,這關係到成品會不會黏牙,會不會香甜。
等米泡好,到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打漿出來,然後發酵。
打漿是用石磨打的,鎮上雖然有電磨加工,但路程太遠,去一趟划不來,就都是在自己家裡磨。
反正多費些力氣罷了。
磨好米漿,發酵到現在,正一勺一勺倒在磨具裡,要準備在鍋裡蒸了。柴火灶,蒸出來別有一番香味。
李芸蓮聽到兒子問蓑衣的事情,不由得問道:“你要那幹什麼?家裡有雨衣,也有傘啊!”
周恆說道:“我不是要傘,我就想看看蓑衣,好多年沒看到了。”
忙著掌灶頭的周發強說道:“你去後面那間房裡,那個箱子裡找找看。”
周恆趕忙去找,還果真找到了,老爹記性不錯。
幾十年不用的老物件,老爹老孃也捨不得扔。可惜家裡沒有袁大頭、或者小人書之類的值錢物件,要不然,儲存到現在也能值錢啊!
周恆想起曾經在哪個頻道,看到說蓑衣製作技術現在已經失傳了,老工匠們都感覺很可惜。
於是,他便想著,要不今天穿著蓑衣,出去弄魚?那應該別有一番滋味吧?
不過,他們這裡的蓑衣是棕色的,並不像詩裡寫的“青箬笠,綠蓑衣”,因為這已經放了幾十年了,只有剛剛新做起時,才是青綠色的。
因為這蓑衣就是由一種名叫“蓑草”的東西做的。
反正一會兒穿上了,走在雨裡,是一定要拍個照片,發發朋友圈的,得好好炫耀炫耀,得瑟得瑟。
用“炫耀”這個詞,還真不誇張啊,很多人根本沒見過這東西呢。
很久沒拿出來的東西,堆了不少灰塵,周恆難得勤快的用溼布去擦乾淨,感覺很不錯。
蓑衣是分體式的,上半身是斗篷式,下半身是裙式,剛好可以擋全身,再加上一個斗笠遮腦袋,妥了。
周恆穿戴好一套,頓時感覺自己像是個古代大俠一樣,自我感覺挺好。
他擺個自認為很帥的姿勢,扶著斗笠,唸叨著某句從書裡看到的臺詞:“我叫阿良,善良的良,我是一名劍客。”
然後,抬手向虛空一揚,說了聲:“劍來!”
腳底一踩,一根棍子被踩得彈起來,穩穩的落在了他的手裡。
這一刻,周恆覺得自己的姿勢太帥了。
可惜沒有拍個影片錄下來,失策失策。
姿勢擺完了,他去拿了一紮魚網,又拿了一個小神器,提著一個小桶,出了門。
本大俠今天要提桶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