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對愛德華說了一些食品貿易方面的東西,比如過境運費啊、損耗啊、再轉向客戶啊之類的。
產品很好,這勿庸置疑,能值得高價。
如果要找高價的客戶,肯定也能找到——但他是個商人,首重的是利益,並不追求極致。
價格高一分,就意味著客戶少一分,客戶少了,相對利潤就會少,這是市場化的真理。
終歸結底,市場化的東西,才能獲得最大化的利潤。
他以周恆報出來的價格進行採購,肯定也能有銷售業績,但相對來說,太耗成本,數量可能就上不去。
而數量少的話,總利潤值也會少,他在想,值不值得這麼飄洋過海地做。
不過他憑心而論,這的確是世上最棒的雞。
做生意嘛,就算遇到好貨,但考慮一下也很正常,不可能一拍腦袋就談合作。
周恆聽他這意思,向他建議道:“那要不,你等二代雞大了再來?二代雞會便宜點,七折。”
他也很明白這個道理,高價並不意味著一定多賺錢,正如很多國際一線品牌的經營策略那樣,少量的高價款限量,用以拉高產品的逼格,而真正利潤的,還是那些相對平價的款。
這也是他二代雞和三代雞追求數量的原因。
一代雞和將來的特優雞這些,走高階路線,打響名氣,但真正的利潤款,還是靠後面的。
彼得一聽,二代雞七折?
七折就降不少了啊,價格下來了,數量就可以上去。數量上去了,成本均攤,利潤也就上去了。
可以搞啊。
二代雞雖然會比一代雞相對差一點,但是能接受這價格的人就更多了啊。
而且,他還可以一代雞走少量、二代雞走多量,這樣交叉經營啊!這樣就豐富了產品線了。
周恆告訴他,去年他參加了一個高精尖的農貿展會,當時就接到了不少的二代雞訂單——那些客戶過陣子就要到他這裡來參觀了,到時候會忙於接待。
彼得的眼珠轉了轉——這裡產品好是不用說的,早就有人提前下訂單了,那他代理的事情肯定也要提前講了。
這麼好的產品,如果拿不到區域代理,不能獨家經營,那他不如找根柱子撞死自己。
獨家才是王道啊!
要不然,他怎麼獨家掌控價格?
看準了一個產品,考慮好了之後,價格也合適,就要重拳出擊——遲則生變。
像他品嚐了這一頓雞後,就能預判出來,這是好產品,別的商人也不會比他傻。就像愛德華這樣的,不經營食品行業,都各種看好、遊說他過來呢。
機會是雙方的,這樣的機會不會天天有,世上的有錢人太多了,但好產品可遇不可求。
周恆起初以為他是想搞個州代理,哪知道這傢伙提出的是美國區域總代理,心真大!
他自己也知道,產品好,走出國門賺美金是遲早的。
走出國門無非分兩種,自己開拓市場、找人代理,這兩種都各有優劣。
自己開拓市場,價格和利潤掌控在自己手裡,但凡事也不能想得太美好,在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去異國他鄉賺別人的錢,總是會遇到各種困難。
別的不說,他就是在別的村承包個山地養羊,都還各種與當地村民搞好關係,還要講一點人情關係。放大到陌生的國度,麻煩和困難只會多不會少。
而找人代理,這一切的麻煩就都是代理人自己承擔,他們有成熟的市場、穩定的人脈,這些都不用管,只不過利潤就不如自己找市場自由。
以周恆目前的狀態,當然最好是找個代理了。
不過,彼得想一次性來個全美總代理,那代理費可就不能便宜。
一番刀光劍影的討價還價之後,以五百萬美金的代理費談妥,期限是十年。
那不可能交一次錢就永久總代理的。十年是周恆給出的最長期限。而再短也不可能,彼得把貨拿回去後,也需要宣傳運營。
時間太短的話,剛剛運營出知名度,開始產生市場效應,結果代理期限就到了,他也不肯幹的。
至於十年之後,是周恆自己幹,還是他倆重新談代理價,或者是重新找代理人,那就到時候再說。
反正條件是這麼個條件,彼得如果不答應也沒關係,周恆可以自己再找客戶,買賣不成仁義在嘛。
彼得無奈地說道:“當你們說出‘買賣不成仁義在’的時候,我就知道,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