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基地。
這些外海的前進基地,以及本土的島嶼的軍港上,都有完善的現代化的進攻和防禦設施。
包括大功率雷達站、衛星通訊站,陸基戰鬥機、預警機、轟炸機、反潛巡邏機機場,戰略導彈、巡航導彈、岸艦導彈基地。
絕大部分港口和周圍的關鍵海岸,附近的山脈上,都建設有陸基的電磁炮基地。
本土周邊關鍵海峽、關鍵海溝,都佈設了範圍廣闊,具有通訊功能的現代聲納陣列網路。
所有的軍港,都儲備著大量的可以迅速鋪設的水雷,隨時可以用飛機快讀投放的浮標聲納。
這些設施大部分時候甚至可以自動戰鬥,發揮大部分的戰鬥力,如果有艦娘或者經驗足夠的人類進行控制和指揮,就能夠發揮出近乎全部的戰鬥力。
這些工作交給義烏、逸仙和小22們,帶著普通改造艦娘、不適合整面海戰的小型艦去做就可以了。
所以西方群島被北方群島本土的防禦,並不存在太大的問題,關鍵問題是南極雪域聯合與usn的防禦。
這些地方肯定也有陸基的防禦設施,只是數量未必充足,效能未必足夠,所以需要更多的艦隊配合,前出的到大洋上去抵擋和消滅深海,這樣才能夠拉長防禦縱深,提高容錯率。
如何迅速獲得更多的作戰艦隊,沐風也有兩個思路,一個數量,一個質量。
艦孃的實際數量,無法短期內提升,但是同時可用的數量,卻是能夠擴張的。
因為艦體化干擾,會隨著深海化幅度增加而降低,同時也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降低。
西半球的西方群島、雪域聯合兩地,與東半球的北方群島、usn之間的距離,足夠完全抵消艦體化干擾。
南極極地雪域聯合司令部,與西方群島之間的距離,也能夠抵消一半以上的艦體化干擾。
同一個本源戰艦的兩個艦娘,分別於雪域聯合與西方群島同時艦體化,戰鬥力大約降低到完全體的80%左右,這已經能夠勝任正常的戰鬥。...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藍色中文網”,即可第一時間找到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