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看似急切的佈置,原來一直都是為了防備元夏。
武傾墟這時問道:“張廷執,那人可是元夏之來使麼?還是別的什麼來路,怎麼會是如此狼狽?”
張御道:“此人自稱也是元夏使團的一員,只是其與使團產生了衝突,當中發生了對抗,他付出了一些代價,先一步來到了我世之中,這是為來提醒我等,要我們不要輕信元夏,並做好與元夏對抗的準備。”
鍾廷執訝道:“哦?這人既是元夏使者,那又為何選擇如此做?”
諸廷執也是心存不解,聽了方才明周之言,元夏、天夏應該只有一個能最終留存下來,沒有人可以妥協,若是元夏亡了,那麼元夏之人應當也是一樣敗亡,那麼此人告訴他們這些,其動機又是何在?
張御道:“據其人自稱,他乃是以往被滅去的世域的修道人。”
他頓了下,看向諸廷執,道:“此人陳述,元夏每到一世,並非一上來就用強打猛攻的策略,而是採取上下分化之策略。他們先是找上此世之中的上層修道人,並與之詳談,此中不乏拉攏威懾,若是願意追隨元夏,則可收入麾下,而不願意之人,則便設法予以剿滅,在過去元夏依靠此法可謂無往而不利。”
諸廷執聽了,神情一凝。這個方法看著很簡單,但他們都清楚,這其實相當毒辣且有用的一招,甚至對於諸多世域都是通用的,因為沒有哪個地界是所有人都是同心同德的,更別說大部分修道人上層和下層都是割裂嚴重的。
別的不說,古夏、神夏時期就是如此。似上宸天,寰陽派,甚至並不把底輩修道人視為同一種人,至於尋常人了,則根本不在他們考慮範圍之內,別說善意,連惡意都不會存在。
而彼此便都是同一層次的修道人,有些人若是能夠確保自身存生下來,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將其餘人拋卻。
鍾廷執想了想,道:“張廷執,鍾某有一疑,元夏化世當滅盡一切,那些人被招攬之人有是如何存身下來?便元夏願意放過其人,若無逃脫出世外的功行道行,恐也會隨世而亡吧?”
張御道:“根據燭午江交代,元夏若是遇上勢力孱弱之世,自然是滅世滅人,無一放過;可是遇上一些勢力強大的世域,因為有一些修道人道行實在是高,元夏便是能將之殺滅,自身也有損失,所以寧可採取安撫的策略。
有一些道行高深之人會被元夏請動鎮道之寶,祭法儀以護持,令之融入己身陣中,而餘下大部分人,元夏則會令他們服下一種避劫丹丸,只要一直吞服下去,那麼便可在元夏長久存身下去,但是一停下,那便是身死道消。”
諸廷執頓時瞭然,其實落在諸修頭上的殺劫其實並沒有真正化去,只是以某種程度延緩了。而且元夏明顯是想著利用這些人。對於修道人而言,這便是將自家生死操諸他人之手,與其如此,那還不如早些反抗。
可他們也是深知,在瞭解元夏之後,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反抗的,當場投降,對於做出這些選擇的人來說,至少還能苟活一段時日。
風道人道:“可憐可嘆。”
張御點首道:“這些人投靠了元夏,也的確不是得了逍遙了,元夏會利用他們反過來對抗原來世域的同道。
這些人對於原來同道下手甚至比元夏之人更為狠辣。也是靠這些人,元夏根本不用自己付出多大代價就傾滅了一個個世域,燭午江交代,他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戴廷執道:“那他現在之所為又是為何?”
張御道:“此人言,原來與他同出一世的同道已然死絕,如今只餘他一人,此番元夏又把他當作使者派遣出來,他知曉自身已是被元夏所拋棄。因為自認已無退路可走,又出於對元夏的痛恨,故才冒險做此事,且他也帶著僥倖,希望憑藉所知之事得到我天夏之庇佑。”
眾人點頭,這樣倒是好理解了,既然遲早是一死,那還不如試著反投一下,萬一在天夏能尋到相助存身的法門那是最好,就算不成,臨死也能給元夏造成較大損失,以此一洩心中憤恨。
鍾廷執這時考慮了下,道:“諸位,既然此人是元夏使者之一,那麼經此一事,真正元夏使者會否再來?元夏是否會改變原先之策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