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空受大混沌影響,先天元靈此中出來,又回到此中,所以其之道途其實是一以貫之的。而其每行一步都是有跡可循,並遵循一定道理的。
最早的先天之靈自誕生之後,存續了極長一段時間,而在元夏世域真正化成以前就已然成道了,此後才傳是下了諸般道法,並在那個時候便已然定下了化演萬世,並消殺一應變機的策略。
而其之映身,也是在化演萬世出現後才是跟著出現,並一些得有機緣的,最終在各個世間成就了道法。
所以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兩者不同所在,因為元夏上境大能沒有經過世間成就。自然而然就是由上及下推動道法。
而天夏執攝則是經世而成,與諸般修道人一同攀升上境,所以其所選擇的路數自然而然便是由下及上了。
在張御看來,先天之靈完全遵道而行,一板一眼,不做偏移,越是先早越是如此。
因為在早就成道的先天之靈的來看,只要按部就班下去,大道終有一天可以被他們所得,而天機變化就意味著會從此等結果中生出各種變數,妨礙他們摘取道果,削殺變數是理所當然。
反而那些映身是應道而變,認為變數不可能削減,唯有諸般變數轉動,才能從中尋得通天之路,最後方可完道。
但無論哪一條,這都是先天之靈之道,是符合他們自身的道法。
他們修道人以往所遵循的路數,其實大體上便不脫先天之靈的道法,眾世眾修基本上就是沿襲著這一條路而走。
而每一個人的路都不同,便代表著方向不同,低下境界時或還好說,可是到了上層,那就需要有自己的根本之道了。
他是人身修士成就上層,若要求得大道,那就要推動不同的道法,而不是完沿襲先天之靈的道路。
如今在至高這裡,讓他看到了一種可能。
而正在他仔細思量的時候,忽然感應到世間有人正在相喚自己,於是他轉而降下一縷意念,落至天夏。
清穹雲海,某處浮空島嶼之上,風廷執正站在一面玉璧之上,在等了片刻之後,便見一個巨大的道人身影出現在了其中。
他神色一正,雖然看不清具體面貌,可是他能從形影之中看出幾分熟悉之感,忍著心中振奮,對著玉璧執有一禮,道:“見過張執攝。”
張御點首道:“風道友有禮,道友尋我可是有事?”
風廷執直起身來,鄭重道:“此番張執攝開闢上境,在訓天道章之上點明瞭‘恆照’之境,我亦是見得,自此我玄法有前路矣。
然而上道雖開,可是寄虛、求全二道關隘,依舊是那與真法相近之路數,我與一些道友商議了下,覺得這裡或能有所改易,故試著來問求執攝,能否有所變動?”
道法不可能絲毫不做改易,便是真法,一人修行便是一門路數,只是有一個問題所在,因為張御已然成就上境界大能,又是開道之人的身份。
在玄法之中,至少在玄法玄修中,地位已拔高到無上先聖的地步,後來人就算想改動他所立下的道法,也是沒那個信心和底氣,可他知道這其實不是什麼好事,有可能會限礙住玄法的興發。
張御微微點頭,寄虛、求全之道,當初他是參照了真修之法門,特別求全一道,並無立下任何章印,乃是一個空缺,算是一個遺憾因為這裡他自身重來一遍,也並無完全之把握,留下章印,反而可能指引出了偏差。
本來他是想到了上境再是回頭梳理一遍,但是金庭方面的約束,讓他法門也不好輕易作有改變。
但是他轉而再思,其實自開闢道途之後,自己該做得事已經做成了,而所有事機都不可能他一個人來完成。
特別是玄法,當是匯聚眾志眾力,更不是靠著他一力定之,否則和先天之靈又有什麼區別呢?
他道:“風道友,我不過是走在諸位道友之前罷了,諸位既已知曉前方有路,該當繼續開闊此途,或有能為者,也可另闢前路,無需將御之法門奉為圭臬。”
風廷執聽他一番言辭,也是欣然道:“如此,我當將張執攝之言傳遞下方,讓諸修為之明瞭。”
既張御本人親口言說,可以動得此法,那便給後人留下了無限廣闊的餘地,那就不怕有什麼問題了。
張御道:“除此外,可還有他事麼?”
風廷執又是一禮,道:“便只此事,打擾張執攝了。”
張御道:“風廷執言重,今後若是涉及緊要事機,凡我可過問的,都可尋我,另外轉告諸位道友,御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