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光芒落在身上,張御頓便感覺到,自身仿若進入了又一個天地之中。
但是他有過進入玄廷呈書之地的經歷,能察覺到與此情況有些類似,但又並不完全相同,好像是他的身軀還在原地,但意識卻是沉浸入了此間。
他抬眼看去,見周圍光芒流轉,這裡似有一種力量正在試著推動他,仿若那波濤湧來,他感覺自己只需順從此力,隨流而往,那麼自能順利見到自己所想見到的東西。
可他卻並沒有遵從這股力量,這一次他得來的所謂“緣法”,一直就是在“人定”與“天緣”之中搖擺徘徊著。
他曾仔細想過這兩者有何分別,那便是自我心念的擇選不同。
天緣在前則是諸物註定,無論你做什麼,又付出什麼,那都是天緣之安排,是消極放任的。
而人定在前則是深信人力可改換諸物,哪怕天機緣法亦可自己去爭取,是積極進取的。
譬如這一次他到胃宿聽法,若從緣法放在前面,那麼就是兩者本來有緣,故他才會到此,可要是他從個人而言,那是因為他自家欲往,那才到得此地。
而再如方才,他感得玉蓮之上的屏阻三天之後方得化解,若從緣而行,他可以安穩待滿三日,然後就可順利得睹此中之物。
然而他卻沒有遵從這等定數,而是積極找尋破法,如今更是提前一日入得此中,這即是人定了。
這是純粹的道心意念,還有自身的行事準則,我若做得,那便是我之意願,與諸般外力無關。
若是反覆猶疑,一味認定緣法在先,那隻會否定自身之存在,進而否定大道。
故是他沒去理會外面那些推動自身的力量,而是用心感應找尋此中玄妙,若是能就此尋得此中之緣,那是最好,若是尋不得,那他也不會去順從遷就。
過了一會兒,他感得一物在前,於是不管那股波盪流轉,自尋其路而去。
許久之後,他覺那流波忽然散去,抬頭一看,卻見一枚泛著渾濁光芒的章印在前方沉浮不定,與此同時,有一股意念傳遞了腦海之中。
他一時只覺諸般玄妙紛至沓來,雖並無法完全理解此中玄機,可卻感覺到,只要合此章印,便能攀渡上境。
他如今也是明白了,為什麼以往那些得了緣法的修道人,為何不曾聽說有人憑此成就玄尊了,那是因為修道人必須有足夠的根基承載此印,如他此刻之修為,也不過是堪堪滿足。
只是他同時也能察覺出來,這並非是原來想象中的玄法之路,而是一條單純的渾章之道。
也即是說,無論你是真修還是玄修,若循此法而上,那下來則必須轉修渾章了,只不過這條路指明瞭方向,尋道之人神元便是不足,也有上境大能所賜章印填補餘下所缺,助你過關,所以並不至於變成混沌怪物。
這通天大道近在眼前,然而他卻是站在那裡,並沒有跨了出去。
因為這並非是他自家之道,而是前人之道。
他若是走了過去,那永遠無可能超脫前人之法,日後只能跟隨在開闢此路的前人後面前行。
此時此刻,他卻是想起戴玄尊曾經對他說過“常法無法通,信己莫信人”這一言,他深以為然。
那位大能並不會平白無故為你補全缺失,而是要你來還的。
他看了一眼那枚章印,口中道:“此法非我法,此道非我道。”
說完之後,他頭也不回的走了出去,隨他從光芒之中一步踏出,那背後章印晃動兩下,驟然破散。
幾乎是與此同時,坐在奎宿天城法臺之上的一名道人忽然睜開雙目,而在他面前,擺著密密麻麻的玉柱,此刻其中有一根卻是突然斷裂了開來。
那道人泛著金紅色的眼眸凝注那玉柱,在閃爍片刻之後,又重新隱沒了下去。
張御在出了那道光芒之後,見面前那一朵玉蓮花也是化作了片片晶瑩,碎裂了一地,而此時此刻,他忽然覺得心頭一時舒暢,好像是擺脫了什麼東西一般。
這時聽得外間有一聲雷響,隨即便有炒豆似的聲響在高臺之上響起,卻是天上下起了大雨。
他起身來至天台之上,琉璃穹罩的上方是雲霧凝結天空,地州在大雨的簾幕之下變得隱隱約約,諸物都是籠上了一層面紗。
他目注一會兒,盤膝坐於原地,令青曦泡上一杯茶水,開啟道書翻看了起來,而妙丹君則是靠了過來,在他身邊挨著坐下。
那大雨來得快,去得也快,此刻望去外間,卻是雲霾破盡,雨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