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的白毦衛中的毦字,本身就是鳥羽裝飾品的意思,所以特意設計了在頭盔上設計一撮白色羽毛,這樣能夠跟普通士卒形成鮮明對比。」
聞言,李藝書認同的點點頭,精兵自然是要與眾不同的,在電影中也會得到充分的展示,《三國赤壁》採取的是日後好萊塢史詩級大片的風格,主要聚焦的點也是在戰爭場面上。
赤壁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要想吸引觀眾,那自然是得在大場面下功夫,那些經典的戲碼,舌戰群儒丶蔣幹盜書這些,的確都會有,但也只是一晃的鏡頭,不需要著墨太多。
孫權一方的車下虎士,相對就樸素的多,既然叫車下虎士,那自然是步卒且各個威猛,盔甲採取的風格,有點類似日後影視遊戲中的大戟兵風格。
一套重甲在身,手上持的是一把巨大的大戟,可以看做是三國時期的陌刀軍。
別管真實的戰鬥力如何,最起碼在造型上絕對夠唬人。
對於這三套盔甲的樣板,李藝書都很滿意,當場就讓道具組的牛監製找工廠開工,三套盔甲各500套。
精銳在精不在多。
等到拍攝的時候,完全可以採用剪輯手法,擴大三個兵種的規模。
看完了盔甲,李藝書又問起了最重要的戰船:「戰船現在建的怎麼樣了?」
「目前已經在建的有2艘大型戰船,10艘中型跟20艘小型,等到明年,差不多就能翻一倍了。」
牛玉謙說到這,也是感慨大劇組就是大劇組。
當初《三國演義》劇組折騰了好久,才弄來了十幾艘不大的木船,如今電影拍攝,就要建造差不多60多艘大中小的木製戰船。
甲冑+兵器+弓箭+戰船這筆錢,前前後後差不多大幾千萬人民幣,當初《三國演義》劇組總投資也才17億而已。
「不著急,這場戲估計要到明年秋天才會開拍。」
李藝書搖了搖頭,赤壁之戰恰好就是秋冬季節,這個季節一般是刮西北風,所以當諸葛亮祭祀做法刮東南風的時候,才會引得周瑜忌憚不已,真以為這孔明會法術。
從倉庫回了辦公室,李藝書跟韓三坪又聊了一會兒,讓其安排好後續演員進組培訓,還有跟八一製片廠那邊溝通好部隊安排一批人參與古代戰兵的訓練。
5億人民幣的電影大投資,絕對是國內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電影製作專案了。
《侏羅紀公園》橫掃全球票房市場,拿下了驚人的9億美元,也是讓國內看到了大製作的希望。
這次6000萬美元投資的《三國赤壁》,不求能拿到這個數字,但能有三四億美元,就已經是一個巨大的成功,也算是一次文化出海。
可以說從上到下都是鼎力支援的,出動部隊也不單單是八一製片廠的意思,同樣也有上面的意思。
既然要拍史詩級的大戰,那自然是要拍最好的。
韓三坪想起了影視城的事,開口道:「藝書,橫店那邊工程已經建了一大半了,你看什麼時候過去現場看看?」
「不用了,等建成了我再去看看。」
李藝書搖了搖頭,都是工地有什麼好看的,他又不喜歡玩什麼微服私訪那一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