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青春》!
這部電影,李藝書不陌生,他上一世看過,影片的故事其實很簡單,就是三個法國巴黎青年一天下來所發生的故事。
一天的時間很短,但是在電影中卻很長,而且不像很多人平凡的一天,電影中的三個男主角的一天生活,充滿了緊張與刺激還有暴力與槍殺。
他真正在意的,是24小時忿怒實錄!
難不成真的拍了24小時?
考慮到放映版本,跟導演剪輯版本,乃至參賽版本的不同,李藝書還是帶著張艾佳跟劉若瑛走了過去。
詢問了一下門口檢查bad憑證的工作人員,確定了這部電影的放映時間很長很長,李藝書三人這才進去。
看了以後,才發現自己是被騙了,那只是個副標題!
不過坎城版本,的確比李藝書上一世在網上看的資源要更長,而且更多的暴力鏡頭。
儘管是半路進去的,但也足足看了一個半小時。
想來原片應該有兩個小時以上。
故事不繁瑣,講述巴黎的街頭四處充滿了暴力和邪惡,男孩阿伯德被警察打成重傷住進了醫院。
塞伊德到好友文茲家裡找到文茲,兩人談論了一會有關街上暴亂的事情後,一起去找另一個好友赫伯特,三人隨後又到一幢房屋的樓頂去見他們的老大。
文茲把塞伊德和赫伯特帶到一處隱秘的地方,拿出一把真槍給兩人炫耀。之後三人到醫院看望阿伯德,被警察拒之門外,惱怒的文茲按耐不住情緒,仗著自己有槍,和警察爭執起來,結果塞伊德被警察帶走。
之後塞伊德被保釋出來,三人開始在街頭玩,攜帶槍枝的兩個年輕人和警察起了衝突,三人和其他街頭混混上前和警察理論,眼看局勢不能控制時,大批警察趕到,三人跟隨其他人一鬨而散。
文茲掏出手槍,想要打死一名追趕他們的警察,赫伯特及時制止了他……
而在劇情的最後目睹一名警察失手開槍打死了文茲,赫伯特手中的槍對準了那名開槍打死文茲的警察的頭,那名警察的槍也顫抖地對準了赫伯特的頭。
整部電影充斥著對法國社會動盪不安的描寫,又描述了大量街頭的混亂,槍枝亂用,年輕人的青春似乎充斥著怒火,電影的結尾也充滿了暴力色彩。
或許導演是為了突顯出電影「怒火青春」的主題,全片採用的是黑白片的拍攝方式。
「李導,這部電影充斥著絕望與暴力,法國真的是這樣嗎?我去過法國,好像不是這樣。」
離開放映廳,張艾佳眉頭緊鎖,她沒看過這部電影,一方面是不感興趣,另一方面她來這邊主要是為了賣版權的。
可是今天看了這部入圍坎城的《怒火青春》後,張艾佳才驚訝的發現,這部電影實在是太暴力與絕望了。
全片,看似是圍繞三個年輕人在法國巴黎一天的生活,但這個生活充斥著暴力色彩,開頭就是好朋友被打入獄,中間又是街頭混混跟警方起衝突,結尾又是男主之一的文茲被警方開槍打死……
「你不是法國人,不清楚他們的情況。」
李藝書想了想,說道:「這可能是導演還參加了部分五月風暴時期的色彩吧?」
60-90年代,法國還是充斥著各種動亂的,學生丶工人暴動,遊行示威丶衝突,無政府主義丶激進……
老革命區可不是開玩笑的。
李藝書對法國的歷史瞭解不多,但他上一世看過不少同時期的電影,其中《戲夢巴黎》就簡單的描繪過那個動盪的時期。
所以對於《怒火青春》的劇情,倒也能理解,回想日後巴黎奧運會的鬆弛感,再對比這會兒的電影,還是挺搞笑的。
「看來有機會,我得多來參加電影節,看看這些優秀的電影作品了。」
張艾佳若有所思,這部電影帶給她的衝擊很大,有種當年看《投奔怒海》的感覺。
身後的劉若瑛認同的點點頭,她過去沒看過這類外國電影,大都是好萊塢的商業片,像這種描繪社會的現實題材影片,她看的真心不多。
李藝書很認同張艾佳的話:「多參加參加電影節,開拓一些視野,對你未來的導演生涯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這年頭哪怕是導演,閱片的數量其實也不算很多,主要還是渠道不方便,就算有錄影帶,但沒有未來的電影網站,為他們分門別類,想要屎裡淘金,難度還是很大的。
張艾佳道:「這電影讓我想起來了姜聞拍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