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心肝兒的東西!十五騎既已收編,便是陛下的人!豈是你能動手責罵的?!”
說罷,又對著站在自己身邊的兩名侍衛低斥道:“愣著做什麼?還不趕緊將這越俎代庖的糊塗東西抬出去?!”
兩名侍衛一聽,連忙戰戰兢兢地將人抬出府門。
如此料理後,路公公這才對站在自己身後側的一個小太監道:“小安子,今日之事可都看分明瞭?”
名叫小安子的小太監聰敏點頭:“乾爹,孩兒看分明瞭。”
路公公點點頭,話語意有所指。
“陛下近日為諸事煩憂,你此次回稟,記得挑要緊的說,別什麼不相干的都拿到跟前兒,惹得陛下不快。”
“乾爹放心。”
小安子會意,對著路公公點頭彎腰後,快步出了府門。
步竫舟心中感激莫名,沉聲道:“謝路公公。”
路公公露出不以為意的淺笑,連連道:“王爺客氣,王爺請起。”
此事雖被路公公輕拿輕放,但天意難測,陛下如何處置,始終是未知數。
步竫舟順勢亦扶著路公公起身,兩處人馬皆立在庭院內,等待小安子帶回陛下的旨意。
大概二刻過去,府門外傳來小安子的高聲通報:“陛下駕到!”
陛下親臨,眾人聞聲跪倒,俯首高呼萬歲。
路公公快步迎上去,同小安子交換眼神後,方才行至陛下的轎輦前問道:“陛下政務繁忙,怎的親自來了?”
陛下跨步下轎,目光定格在府門口侍衛長的屍體上,神色喜怒不明。
“你如今的差事不好辦,特遣小安子跑一趟,朕若不親臨,只怕區區小事,得辦到翌日天亮。”
陛下跨步進門,一眾宮女太監緊隨其後。
路公公打眼一望,走在最後面的四名侍衛兩兩抬著一根長凳,各自手裡拿了一根慄木棒。
他心下一跳,也不敢再打馬虎眼,直道:“老奴該死。”
陛下不鹹不淡地瞥他一眼,視線掃過跪在庭院中的眾人,最終將目光沉沉落在步竫舟身上。
“朕已聽小安子說明原委,侍衛長心高氣傲,行僭越之事,確實該殺。
流叔拒不聽從調遣,也實不能饒。
明王既覺著馭下無方,欲同攬罪責,朕便成全了你。”
說罷,陛下衝身後之人輕抬下巴。
那四名行刑人便走上前來,將兩根長凳安在庭院中,手持慄木棒站得端端正正,靜聽號令。
陛下未讓平身,眾人皆面朝黃土背朝天,雙手伏地跪得恭敬。
他看著一眾黑黢黢的頭顱,面色沉冷地在侍衛安置好的龍椅前坐下,語氣不溫不火。
“朕並非不念舊情之人,十五騎護駕有功,便賜流叔四十廷杖,以儆效尤。
明王亦有從龍之功,便賜五十廷杖,小懲大誡。”
話落,寧君哲暗自舒了口氣,視線卻也頃刻模糊。
陛下雖未徹底怪罪,但四五十廷杖打下來,不死也叫人半殘。
步竫舟和流叔雙雙謝恩起身,自發在長凳上趴下。
司禮太監昂首闊步站到兩根長凳之間,暗自窺視陛下的臉色。
陛下面色一如往常,瞧不出是要“用心打”還是“著實打”,一時犯了難。
注意到司禮太監的視線,陛下面不改色淡淡道:“路一,監刑。”
路公公自詡長伴君側,約莫也能揣測出幾分聖意。
在懲罰定下那一刻心裡便有了底,且見陛下遲遲未讓眾人起身,顯見是給王爺留足了面子。
此刻又吩咐自己監刑,那幾分揣測也徹底落了實。
遂而朝司禮太監遞去一個眼神後,才抬腳站到司禮太監身後側監刑。
司禮太監當即領會,這才放心沉聲高喊:“行刑!”
四名行刑人應聲而動,高舉著慄木棒結結實實地照著兩人臀部落下。
慄木棒棒頭外包著鐵皮,鐵皮上的倒鉤瞬間就將衣袍扯破,裂帛聲響在安靜的庭院裡,令人心尖發顫。
木棒一下接著一下,血腥味漸漸散開。
寧君哲未曾聽見步竫舟和流叔發出任何聲響,心裡頭更加難受,眼淚洶湧地往外流。
沈著眉頭緊皺,雙拳死死緊握,倏忽身形微動,似要發作。
旁邊的白鳴風眼見不妙,連忙不動聲色地按住他的手,及時壓制。
沈著側頭看向白鳴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