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沒有帶回那個充滿希望的飯盒。
得知三大爺要給何雨柱介紹物件,她對此早有預料,心裡並沒有太失望,也很清楚,何雨柱這時一定會盡力撇清關係,就算原本打算帶的,有了相親這檔子事,也不會帶了。
早上被劉嵐的話觸動,
秦淮茹用一種異常冷靜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
如果能讓孩子們吃飽,家裡過得好,她願意忍受一些委屈,換來這一切。
那個人不一定非得是何雨柱,但一定要是能帶來改變的人。
她同樣明白,一旦開始就沒有回頭路,即便那樣做了,得到的也只是暫時的,不是長久的。
因為未婚的她看不上,能帶來改變的都是已婚的,而已婚的也同樣看不上她,只會把她當作隨意玩弄的物件,新鮮感過後就會拋棄,撇清這種關係。
然後呢,再尋找新的目標,如此迴圈,最終真的變成了隨便的人,被人唾棄,讓孩子抬不起頭。
正是因為清楚這些,不到萬不得已,秦淮茹不打算走這條路。
但她同樣清楚,隨著孩子們長大,吃得越來越多,入不敷出,那一天遲早會到來。
只是現在,秦淮茹不這麼想了。
為什麼不能找一個長期的飯票呢?
那些流言蜚語,就是最好的機會。
只要流言在,他就找不到物件,一年,兩年,三年,很多年過去。
這張飯票就能冠上她的名字。
這樣既不用受委屈,甚至都不用付出,保持好名聲,就能讓孩子吃飽穿暖。
如此完美的計劃,
秦淮茹心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