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姝的小腳一眼看去,猶如一根剛破土而出“筍子”。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除大拇指外,其餘四個腳趾連同腳掌均已被折斷,彎向腳心。
這種畸形使得足弓高高隆起,腳底之間形成了一道深深的溝壑,那些褶皺的面板則都堆疊在那道溝壑之中。
面對如此複雜的狀況,林霖並沒有盲目地將靜姝腳上的所有面板都進行剝離。
在經過一番研究後,她僅僅針對溝壑之中的那部分面板進行了精細的剝離。
然而,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為後續整隻腳恢復正常形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時也增加了可用於覆蓋傷口的面板組織。
在處理好腳底的面板後,林霖並未對高高隆起的足弓部的面板進行處理,反而是將黃金手術刀變換成了正常大小。
因足弓處的面板十分單薄,僅能勉強覆蓋住下方的組織,並不適合進行其他的處理。
但在林霖的方案中,足弓處是最佳的手術方位,所以她沒有任何的猶豫,拿起手術刀便朝做了起來。
鋒利的刀刃輕輕劃過面板,瞬間將其割裂開來,那緊繃著的猶如被扯斷的一根橡皮筋般鬆弛下來,向外翻卷著。
向外翻卷著的皮肉經過了林霖一番精細的處理,佛失去了支撐,軟綿綿地垂落兩側,暴露出內裡的骨骼和血肉,令人觸目驚心。
然而,林霖並未因眼前的景象而分心,她依舊保持著專注與冷靜,眼神堅定。
緊接著,林霖小心翼翼地將附著在骨骼上的血肉進行了分離。
隨著她的動作,那些已變形或是折斷的蹠骨也逐漸浮現了出來。
她輕柔地將這些骨頭取出後,整個前腳掌頓時失去了支撐,軟軟的塌了下去。
這一變化彷彿就像是失去了承重牆的屋頂,轟然坍塌,原本完整的結構瞬間分崩離析。
然而,林霖並沒有因此被影響到,她正在那一堆軟趴趴的血肉中檢查著自己做的標記點。
由於關節囊儲存完好,林霖並未對其進行過多處理,只是在相應的位置用最小號的鑷子進行了標記處理。
這樣做既避免了對脆弱組織的損傷,又能準確地定位需要修復的部位。
確定每一個位置均已完成標記定位,林霖緊接著便展開了下一步的操作。
只見她從一旁拿起小魚提前剝離的的蹠骨,對比了一番後便打磨了起來。
這些蹠骨來自何處呢?
當然是來自於恆溫櫃裡的那些殘肢斷臂。
林霖曾多次嘗試說服靜姝直接接受這些移植,但每次都遭到了靜姝堅決的反對。
面對這種情況,林霖別無他法,只能採取迂迴戰術。
經過精心打磨,林霖將每根打磨好的骨頭小心翼翼地安裝到相應的位置。
小魚則手持裝滿了A級癒合劑的針筒,靜靜地站在一旁。
每當一根骨頭安放到位並調整好位置時,小魚便會迅速地往上面滴入適量的癒合劑。
隨著一根根骨頭的安裝和調整,整個腳部逐漸恢復到了正常的形狀。
然而,儘管看起來腳已經成型,手術應該結束了,但實際上這隻腳的手術才剛剛完成一半。
接下來,還有許多肌肉和韌帶需要縫合和調整,而這一任務只能由林霖一人能獨自承擔。
畢竟,只有她擁有精通級別的縫合技術,況且在手術開始之前,她還特意將這項技能提升到了專家級別。
雖然每一次的安裝或縫合都耗費了不少時間,但她必須確保骨頭、韌帶還有關節囊之間的完美契合。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癒合後的腳恢復正常功能。
所以每一步操作,林霖都小心翼翼地處理著,以確保手術的成功。
儘管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但她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專注和耐心,一步步地推進著手術程序。
當最後一塊肌肉被縫合好時,林霖終於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她需要將皮肉重新覆蓋到裸露出的骨骼上,這隻腳的手術就算完成了。
然而,將面板縫合完成後,林霖發現自己剝離下來的面板組織還剩下不少,這些組織如果不進行儲存處理的話,短時間內就會壞死掉。
於是,她決定將這些剩餘的面板組織儲存起來,以備另外一隻腳使用。
畢竟兩隻腳的骨骼情況根本不一樣,她也不能另外只腳不缺面板覆蓋。
她用鑷子將剩下的那些面板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