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在御書房內踱步,眉頭緊鎖,手中的奏摺被他捏得微微變形。裴世清出使高句麗已有多日,卻遲遲沒有訊息傳來。邊關戰事吃緊,國內也不太平,接連的叛亂雖然被他迅速平定,卻像一塊塊陰雲,始終籠罩在他的心頭,揮之不去。
“陛下,夜已深了,您該休息了。”蕭美娘端著一碗參湯走了進來,看著宋霸天疲憊的神色,眼中滿是心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宋霸天接過參湯,輕輕抿了一口,苦笑著說道:“朕睡不著啊!突厥虎視眈眈,國內叛亂四起,朕如何能安心入睡?”
蕭美娘走到他身後,輕輕地為他揉捏著肩膀,柔聲說道:“陛下不必太過憂心,您已經盡力了。楊素將軍和李將軍都是國之棟樑,有他們輔佐,相信局勢很快就會穩定下來的。”
“但願如此吧。”宋霸天嘆了口氣,他知道蕭美娘是在安慰他。楊素和李淵雖然都是難得的將才,但他們兩人的政見卻截然不同,如何才能讓他們齊心協力,共同為大隋效力,是他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朕一直在想,是不是朕的策略出了問題?”宋霸天喃喃自語道,“朕想要快速實現大隋的崛起,卻忽略了根基的穩固。一味地對外擴張,反而給了內部勢力可乘之機。”
蕭美娘停下手中的動作,看著宋霸天,眼中充滿了敬佩。她知道,宋霸天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勇於承認,這本身就難能可貴。
“陛下,您已經做得很好了。沒有人是完美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蕭美娘柔聲安慰道。
宋霸天點了點頭,他知道自己必須儘快調整策略,才能應對眼前的危機。他召集了自己的智囊團,連夜商討對策。最終,他決定採取“內外兼修,恩威並施”的策略。
一方面,他繼續推行改革,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以此鞏固自己的統治基礎;另一方面,他加強軍隊建設,積極備戰,隨時準備應對來自突厥的威脅。同時,他還派人秘密接觸那些對朝廷不滿的勢力,以拉攏為主,分化瓦解,對於那些冥頑不靈的,則堅決予以打擊。
在宋霸天的努力下,局勢逐漸穩定下來,但他也意識到,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面。突厥的威脅依然存在,內部的矛盾也沒有完全消除,他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才能保住這來之不易的江山。
暗流湧動(續)
幾場春雨過後,江南的煙雨朦朧中透著一股清新的氣息。然而,宋霸天的心情卻如同這乍暖還寒的天氣一般,陰晴不定。他站在御花園的涼亭中,望著遠處含苞待放的牡丹,心中思緒萬千。
“陛下,您還在為高句麗的事情煩心嗎?”蕭美娘手捧一件披風,款款走來,將披風輕輕披在宋霸天肩頭。
宋霸天回過神,輕輕握住蕭美孃的手,嘆了口氣:“裴世清已經去了月餘,卻音訊全無,朕實在放心不下。”
“陛下,吉人自有天相,裴大人足智多謀,定能化險為夷。”蕭美娘柔聲安慰道,“您也不必太過憂心,當保重龍體才是。”
宋霸天點了點頭,卻依舊眉頭緊鎖。他知道,高句麗之行兇險萬分,裴世清此去,可謂九死一生。但他更明白,高句麗一日不除,大隋的邊境就永無寧日。
“陛下,楊將軍求見。”一名內侍快步走來,躬身稟報道。
“宣。”宋霸天收回思緒,轉身走回亭中坐下。
片刻之後,楊素一身戎裝,大步流星地走進了涼亭,向宋霸天行禮道:“陛下,臣有要事稟報。”
“愛卿請講。”
“臣收到密報,突厥啟民可汗近期動作頻繁,似有南下之意。”楊素沉聲說道,“臣擔心,突厥此次南下,恐怕來者不善。”
宋霸天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突厥一直是大隋的心腹大患,這些年來,雖然雙方表面上維持著和平,但暗地裡的摩擦卻從未停止過。如今,突厥蠢蠢欲動,大隋腹背受敵,局勢岌岌可危。
“李淵那邊可有什麼訊息?”宋霸天沉聲問道。
“回陛下,李將軍已經率軍趕往雁門關,加強邊防,隨時準備應對突厥的入侵。”楊素回答道。
宋霸天點了點頭,李淵雖然性格耿直,但卻是一員難得的猛將,有他鎮守雁門關,他倒也放心不少。
“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此事容後再議。”
楊素領命退下後,宋霸天陷入了沉思。突厥、高句麗,內憂外患,這亂世棋局,究竟該如何才能破局?他望著遠處漸漸落下的夕陽,心中充滿了迷茫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