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熟於心。
趙嫣剛剛問話,他便回答的十分流暢:“小店的招牌菜那可多了,有油燜大蝦,紅燒豬蹄,清蒸鱖魚......”
“先來一道油燜大蝦。”
那小廝剛剛開口,趙嫣就有些迫不及待的道。
“好嘞!”
那小廝應了一聲,接著道:“這位客官,小的先提醒您一句,這大冬天的,河裡都已經結冰,一盤大蝦,那得三四個人輪流著到河裡去撈,還不一定能夠撈的上來。
所以這價格也就......”
說著,他就看向了坐在趙嫣旁邊的方休。
這些跑堂的見過的人多了,一眼就能分辨出誰才是一行人裡面真正的‘主兒’。
顯然,這一行二十來個人,這位從剛開始一進來就沒有說過一句話的公子哥才是正主,也是能拿得出銀子的人。
“多少銀子?”
趙嫣對於這點兒細節卻是並沒有發現,而是開口問道。
“今個兒只剩下這最後一盤大蝦,價格卻是和以前沒變,全都是五兩銀子,您看?”
五兩銀子可是京畿之地普通人家整整三四個月的工錢。
在這中原道,可能還不止三四個月,一般的人家的確是吃不起,也不怪這小廝還要多此一舉,問這麼一句。
“五兩銀子而已,我還以為多少......”
當然,趙嫣可不是普通人家的姑娘。
在她看來,一杯一醉方休都要十兩的銀子,一盤油悶大蝦,既需要在冬天去河裡捕撈大蝦,又要油燜,五兩銀子已經是十分的良心了。
她張了張嘴,剛準備應下,卻聽到隔壁桌傳來一道聲音:“小二,再來一盤油燜大蝦!”
聲音十分的清脆,聽上去有點兒像是年紀更小一些的秀兒的聲音,而且有些熟悉,似乎在哪裡聽過。
方休、趙嫣、上官虹之都是下意識的回頭望去。
只見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正坐在一個椅子上面,前面的桌子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只剩下殘渣的盤子。
之前的聲音顯然就是從她這裡發出來的。
</br>
</br>